|
貴州惠水縣有一個農村女孩,突然失憶,醒來後說出一口非常標準的普通話,不認識自己的親人,只知道一個福建泉州的電話號碼,並說出自己父母的衣著和样貌,還有自己家和房間的樣子。打通電話後有一個老婦人接的電話,但不會說普通話,就掛了。在撥後,就說是空號。記者與東南電視台聯繫,得到泉州電視台的核查,說該號已升級8位,記者再次加8在原號碼前撥打,但仍然是空號。查114,得知該號曾經有人註冊,但時間太久,要查需要時間。電話見下面電視畫面。這種事情我以前在書上看到兩起。第一是70年代印度有一個少女也是暈到後醒來說出一口地到的英語,並說自己是美國人。還有一個也是發生在中國農村,說的是一個小女孩突然說自己家在河南什麼地方,家門口還有一棵歪脖子樹,有一個哥哥。當記者去調查時,真的在千里之外找到哪個女孩說的地點,並找到她說的哥哥,但他哥哥說她妹妹已經死了兩年了,也覺得奇怪,就和記者去看這個少女,還沒到村口,女孩就說我哥來了,見了面以後,他哥並不認識,但女孩和他說了很多以前的事,另人驚奇。他哥走的時候女孩要去,家裡不同意,他哥就騙她說先回家和父母說,就來接她。她哥走後,她大哭一場,第二天就恢復正常,這件事情一點都不記得了。

女孩蘇醒后畫出的福建父母

寫出的電話號碼的確屬于福建泉州
從未踏出過貴州惠水縣縣城的苗族少女吳琴,自從一次昏迷後醒來,她就總是說自己的家在福建泉州。這是為什麼?
說了十幾年的家鄉話,她也一下子不會說了。甚至連生她養她的父母,在她眼裡也成了陌路人。這又是為什麼?
近日,記者對事件真相進行了調查。
少女暈倒醒來不懂家鄉話
2005年10月25日,貴州惠水縣民族中學高一七班17歲的學生吳琴在上早讀課,當時班上有點鬧,她突然說“你們鬧什麼,不要鬧了”,接著就暈過去了。
30分鐘後,吳琴甦醒了過來。此時,同學和老師發現,甦醒後的吳琴竟不認識同班同學和老師了!也聽不懂同學及老師平時所說的惠水方言!
羅老師用當地方言問吳琴“你知道三都清水麻衝(吳琴的家)嗎?”她一臉茫然。羅老師接著用普通話問她,“你家在哪裡?”她說“福建!”羅老師繼續問福建哪裡,她說“泉州”。
10月25日,惠水民族中學歷史老師吳奕和往常一樣平靜地走進高一(7)班教室,當上課進行到35分鐘左右時,此前已“失語”10多天的女孩吳琴突然猛拍課桌,用手緊緊抱住頭,全身發抖,大聲叫道:“別敲了,敲什麼敲,我的心好痛,煩死了!”並且將話重複了兩遍。
老師和同學紛紛圍上去,問道“吳琴,你怎麼啦?”可吳琴卻一臉的茫然。吳琴的好朋友楊澤麗是一位細心的女孩,她想到平時經常用普通話與吳琴交流,試著用普通話又問了一遍,吳琴這才聽懂了,用低沉的聲音回答:“我頭好脹,心好慌,好痛。”說完放聲大哭。吳奕老師立即組織同學們將吳琴背到校醫務室。
一覺醒來親人同學成陌路
被背著進了醫務室後,吳琴仍全身發抖,在服用了兩粒鎮定劑後,吳琴平靜下來,一會兒便沉睡過去。半個小時後,吳琴醒來,她疑惑地掃視了一下四周,用普通話說:“這是什麼地方?我怎麼會在這兒?”然後又驚詫地看著照料自己的兩位同學楊澤麗和楊昌麗,用力撐著床,準備坐起來。楊澤麗用方言說道:“起來幹什麼,再睡一會兒。”可吳琴根本聽不懂她們在說什麼。
“當吳琴走進教室時,朝夕相處的同學們已成了陌路人,就連我她也認不出了。”曾經一起的同桌這樣說。
吳琴的母親告訴記者,“當我趕到縣城時,平時一見到我就跑過來的小琴已經認不出我這當媽的了,與她交談,她什麼也聽不懂,後來,只有'憋'著普通話與孩子勉強對話。”想到一手撫育了17年的親生女兒竟然認不出自己了,吳琴的母親王永秀泣不成聲。
失憶後曾記憶力驚人
“在她母親把她接回家前的3天時間裡,吳琴的記憶力和以前相比異常驚人。”楊昌麗和楊澤麗說。
據這兩位同學介紹,吳琴以前記十來個英語單詞要花10分鐘,在突然恢復說話能力後,卻只要幾秒鐘就能記得很準確,一般的數學公式只要看一眼,就能準確地複述出來,幾乎就是過目不忘。平時做不出來的題目,也能順利拿下。剛開始,班上的很多同學不信這“邪”,紛紛拿了英語單詞和數學公式和一些詩詞來考吳琴,驗證的結果總是讓同學們心服口服。
孩子突然“失憶”,母親只好將女兒帶回家“休養”。
回到家裡,吳琴已忘記了自己曾有這麼一個“家”。寨鄰、親友們看望她時,她一個也認不出來,母親拿出平時她記憶深刻的一些物品,試圖喚起她的一點記憶,可她看了之後,還是“無動於衷”。
回到家僅一天吳琴就坐不住了,說心裡悶得發慌,嚷著要回學校,並多次打電話向班主任請求。萬般無奈之下,王永秀只好將女兒送到學校。
但是,這次從家返回學校後,吳琴驚人的記憶力蕩然無存,面對平時能輕鬆解出的數學題也束手無策。唯一沒有變的,還是那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誰能解開失憶之謎
10月14日晚,吳琴和同學們一起上晚自習。突然間,她感到頭昏心慌。於是她站起來想向老師請個假,可什麼也說不出來。她走向講台,拉著老師的手比劃起來。
最終吳琴拿出筆來,在紙上寫下幾個字:“我不能說話了!”劉老師趕緊叫同學們把吳琴送到校醫務室。
記者採訪了惠水縣醫生,他們認為,造成“失憶”的原因有很多種,但像吳琴這種先“失語”,繼而又“失憶”,並且突然說普通話的現像很少見,他們建議送吳琴到條件更好的醫院進行診斷,及早查明病因,及早治療。
生活17年的家竟變得陌生
據吳琴的家人回憶,當天吳琴踏進家門,感覺非常奇怪,“生活了十幾年的家,此時在她看來,好像剛認識一樣”。
其父親吳邦權說,她連父母都認不得,一直問她媽媽說,“你是誰啊?這個屋子黑洞洞的,你把我帶到這裡來幹什麼?我家不是住在這裡!”
“確實太不適應了,我覺得這不可能是我家!”2006年6月29日,失憶一年後的吳琴在接受采訪時說,“福建這個詞對我來說真的很熟悉。 ”
沒出過縣城硬說家在福建
記者從當地電視台所拍攝的錄像資料看,吳琴醒後神誌清晰,表達流利,只是對自己周圍的一切感到陌生和難以接受。
對此,其家人很不理解,從小就在這裡出生長大的吳琴甚至連惠水縣城都沒有出過。為什麼說自己的家在千里之外的福建?
她所說福建泉州的“家”到底是什麼呢?惠水民族中學的劉本老師曾經讓吳琴寫下自己每次暈倒時的感受。
在近2000字的信件中,吳琴在信的第二頁,詳細描述了她的那個遠在福建的“家”以及電話號碼。
吳琴曾幫助一名泉州小伙
吳琴的父親介紹,初二時,吳琴的學校來了一個來自泉州的賣洗髮精的小伙子。中午,吳琴見他餓了,就把自己的飯給他吃。
小伙子很感激,就給她留了電話號碼,之後,還通了幾次電話。吳琴寫的電話號碼,很有可能就是那個泉州小伙子家裡的電話。
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心理科的朱祥路醫生認為,吳琴對泉州小伙子的感情,讓她對電話號碼的印象得以加深,而她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也形成了具象的思維,這兩種記憶交織在一起,最終造成吳琴福建有一個“家”的獨特記憶。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緊張的學習和沈重的家庭經濟負擔,卻成為她通向未來道路上難以逾越的巨大阻礙。這種無形的壓力,造成她一次又一次昏厥,由於沒有引起家里人的足夠重視,最終導致了失憶的嚴重後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