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193|回復: 0

[資訊分享] 手桿垂釣技巧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3-28 10:33: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釣魚技巧總結應為四字︰精、熟、巧、活。


  精,就是精通釣魚知識、和魚的生活習性。
    熟,就是熟習魚的分布、品種 、環境、水情及各種魚類的釣法。
    巧,就是投 餌巧,指的是落鉤點巧。
    活 ,就是釣法多樣、有創造性、因地而易 、因時而易、看水下鉤、看魚用餌、看天定位。


  一.首先觀察水情 ︰水情,指水質、水色、水流、水花、水草等。


  1.水有肥瘦,清渾"水之清則無魚"水過清,魚下沉;水渾濁,魚上浮。如水被污染,那就另當別論。
    2.水色受水中生物和魚的影響,也和水源、土質等因素有關。總之水色淡些為好。如果水呈淡褐色、清渾相間,表明水中鯉魚、青魚為多。如呈現綠褐色、渾度一致,大多為鯽魚多。若呈淡清黃色,則是草魚為多。
3.水花,是魚活動時激起的浪花。若常有這種現象,說明水中有魚。若水面過于平靜則表明魚少。另需說明水花過多,也說明水中含氧量下降。魚大都上浮水面吸氣,覓食不佳而影響垂釣。

  4.看水流。魚喜活水,水流不僅增加供氧量,也帶來大量餌料、從生理結構魚又有喜頂水而上。為此在進水口垂釣,可望取得好成積。
    5.看水草,水草與魚密不可分,水草變化也能說明魚的狀況。若水中草葉殘缺,草梗漂浮,說明水中草魚多。草密而且有震動現象,說明水中魚棲聚,定是最佳釣點。


  二.觀察魚星︰魚星是魚呼吸、覓食活動中形成一種氣泡。能表明魚的活動方向、種類、大小、密度,椐此為垂釣提供依椐。


  1.鯽魚︰一次連續多泡,大小相仿;有時單個氣泡、或細小而又密集的氣泡。
    2.鯉魚︰喜有泥底水域覓食,產生氣泡大小不勻,有時連出成團小氣泡,並伴有濁水上升。
    3.草魚︰先冒出幾個大氣泡、單個上升,之後是幾個小氣泡。
    4.青魚︰同草魚相似、氣泡小而數量多、密集上升。
    5.魴魚︰氣泡散有時一大一小二個氣泡,有時是零星小氣泡。


  三.選定釣位︰常言道,"三分釣技七分地"釣位優劣直接影響,垂釣成積優劣。春釣灘、夏釣潭、秋釣陰、冬釣陽。


  1.根椐天氣選位,熱天選樹蔭下、被蔭處選位。春天雨後選取池、溏淺水處作窩垂釣。魚經一冬、春暖,喜到淺水處覓食。冬天則在向陽、被風、深水 選位。
    2.根椐地形選位,池、溏 選取土堆、石樁、或凹進的湖 水域 。二水相連選窄處 。長選二頭和中間。
    3 根椐水深選位,水淺處釣魚人多,魚警提性 高,因此選深水處垂釣 。
    4.根椐水流選位,魚喜逆流、魚活動頻繁 。
    5.根椐水面選位,在天然水域、庫區選有水草或有浮游生物處。


  四,投放誘餌︰需依椐不目同水域、水情投放。


  1.初學者最好選取,淺水或明水在幾處作窩。並牢記位置。
    2.若水域底部平坦注意、躲開凸起坡坎亂石、水草處。


  五,如何觀漂︰觀漂是觀察魚吃食狀態,和準確提桿的指北針。


  1.點漂 ,青魚、草魚、鯉魚咬鉤,漂上下反復動。慢慢下沉又上浮,漂移動幅度大,下沉時有沉重感。
  2.送漂,鯽魚大都出現此漂。開始咬鉤時、頭朝下尾朝上,品嘗。漂、 出現小幅上下移動,吞食 後頭朝上尾朝下,將漂托起。
  3.拖漂,鯰魚、黑魚凶猛魚類,吞食後拖著就跑。漂出現是先向下栽,後急劇下沉。
  4,浮漂,魚鉤入水後漂仍浮在水面,或下沉後微向下一沉,又立即浮出水面 、這是白條魚和小雜魚 在活動。

  六,準確提桿︰提桿時機相當重要。過早魚沒把鉤吞下,過晚又被吐出。

  1.要準確選定提桿時機、首先要對漂動作看清認準。新釣手提桿寧多勿少 ,但不可過于頻繁。
  2.要穩,要沉住氣尤其新釣手,不可看漂稍動急于提桿、魚還未吞入即跑掉。
  3.提桿時盡量使用右手、桿尾露出手腕約30小厘米。同時不要渥得太緊,用手腕向上一抖、再向上提桿。注意不要用力太猛、而造成脫鉤、斷線、折桿。
  4,提桿時要順著魚的拖漂方向提,或斜向提、不可向後提,導致和魚撥河現象發生。
  5.釣到較大魚更要沉著,魚會拼死掙扎。首先決不可松線,先順著魚逃方向,不斷改變魚桿的遛魚方向,盡量逐漸消耗其沖擊力。
  6.提桿要快、不要等被鉤魚反映過來,不然手一軟、魚逃向深水或水底障礙物、和草中。而增加麻煩。

  七,變換釣位︰垂釣時選好釣位,要有耐心。但魚的覓食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早晚、風向、雨天、溫度等變化。不能守株待兔、魚情不好就應及時選擇新釣位。要靈活[冰釣更是如此]處理垂釣中的問題。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8-3 21:25 , Processed in 0.1051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