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705|回復: 0

[轉貼] 冬季泡溫泉謹防意外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11-30 13:39: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泡溫泉、遊古鎮,盡享超五星服務”、“特價溫泉遊等您全家來”……立冬後天氣漸涼,越來越多市民將溫泉旅遊作爲一項休閑方式。但記者采訪獲悉,每年都有人泡溫泉“暈澡”,甚至會猝死。事發後,當事人往往要將溫泉洗浴中心告上法庭,但很難勝訴。

  前幾天,46歲的張先生帶全家人到天目湖泡溫泉。由於是午飯後下水,他明顯感到胸悶氣短、泡在熱騰騰的池子裏起不來。爲了不掃家人的興,張先生沒有吭聲。想不到當晚他頭疼欲裂,一家人只能提前結束行程去醫院就診。經診斷,張先生原本就患有高血壓,因血壓急速降低引起“暈澡”不適,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發猝死。

  記者還從華山醫院、新華醫院、仁濟醫院等處獲悉,每年都有因泡溫泉、洗桑拿引起不適甚至暈倒、休克的患者前來就診,其中以患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爲主。據醫師說,天氣寒冷的情況下,人的血管本來就容易收縮,尤其是高血壓患者,突然進入高溫環境很容易血管擴張導致血壓迅速下降,引起腦供血不足;此外,一些桑拿房濕度大,空氣流通差,人長時間處於這樣的環境中,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而大量血液流於體表,體內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因而出現一係列不良症狀。比如,腦組織缺血缺氧會有頭暈目眩感,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會有胸悶、心悸感。

  泡溫泉引發身體不適,除慢性疾病之外,還與不恰當的泡澡方式有關。記者在溧陽、揚州等地的溫泉度假村看到,這裏的溫泉大多采取“庭院式”格局,露天開闊的庭院裏分布著幾十個不同功能的溫泉池子,供遊客自由選擇。不少遊客在賓館房間裏換好浴袍走到室外,由於氣溫較低,他們總是快速沖淋、直奔水溫高的溫泉迅速下水,整個身體浸泡在溫泉裏取暖。常常有遊客泡在池子或關在桑拿房裏打瞌睡,一躺就是半小時以上;還有人把溫泉當作遊泳池,在熱水裏潛泳。

  對此,一些溫泉度假村負責人提醒,泡溫泉時最好不要空腹、飽餐後或酒後;泡澡前應先用溫水沖淋身體10—15分鍾,下水應先從低溫池開始,泡腳爲先,一個池子浸泡不要超過20分鍾;泡溫泉時最好喝點飲料補充水分。此外,根據水質劃分,溫泉一般分爲中性碳酸泉、堿性碳酸氫鈉泉、鹽泉和硫磺泉四種,不同水質功效不同,泡溫泉以前最好先作了解,以達到最佳效果。

  大多數溫泉度假村都有著詳細提示和防範措施,在更衣室、接待前台、露天區域等處,寫明“不宜泡溫泉人群”,包括皮膚過敏者,孕婦及手術過後者,糖尿病、心髒病、高血壓患者或身體不適者等。每個池子都標明名稱、療效和水溫等信息,供遊客選擇;每個池子邊也會配備專人看管,還有服務員來回爲遊客提供飲用水。

  本市徐彙、長甯、靜安等法院法官告訴記者,如果溫泉經營方已盡管理責任,就不需要爲遊客的意外負責。去年11月,張老伯獨自泡溫泉,想不到在桑拿房裏猝死。當時,溫泉洗浴中心負責人發現張老伯暈倒,及時把他送到休息區域休息,立即撥打了“120”和“110”。後經搶救無效死亡,這家溫泉洗浴中心還墊付了醫療費用。事後,張老伯家屬把該中心告上法庭要求賠償,但法院認爲,老人身患多種老年疾病,這些疾病的突發都可能引發猝死,而這家溫泉洗浴中心並非醫療機構,不能要求其具備診斷客人身體狀況及救治危重病人的條件和能力。該中心已盡到風險提示義務、也采取了急救措施,符合一般服務行業的處事規則,因此不應爲老人的死承擔責任。

  一些溫泉度假村負責人也提醒市民,慢性病患者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泡溫泉,可以在出行前先電話詢問;也可以在泡溫泉時關照工作人員特別照顧,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此外,法官提醒,市民只有購買保險才可以在意外發生時得到賠償。市民吳先生到海南旅遊,猝死在一家賓館的溫泉池內。出行前,他曾購買過旅遊綜合意外傷害險,但事後保險公司以“猝死不是保險合同約定的理賠情況”爲由拒絕理賠。法院認爲,張先生生前沒有向保險公司隱瞞病史,此次猝死屬保險合同中約定的承保範圍,判決保險公司賠償13萬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4 04:46 , Processed in 0.1221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