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160|回復: 0

[轉貼] 家養烏龜的發色探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11-30 15:10: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個人認為發色  不是單純讓其顏色變得鮮艷  而更多的是讓他變得自然讓人看上愛不釋手如果你真的想讓自己的龜龜變得絢麗顏色 直接可以餵人工色素  自然的顏色就是應該讓他有自然的環境和自然的食物 盡量模擬野生自然的環境  我就把自己的發色觀寫出來給大家看看  拋磚引玉   還請大家多指點指點


1 陽光  最為生命能力的只要來源  陽光是必須的  有的朋友說在什麽暗的環境會變色 會有放射紋什麽的  我沒有試過 我認為真的會變那也是一種病態美你是自己的愛龜病態還是健康 自己掂量  其實陽光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促進各種維生素D 以及鈣的吸收提高烏龜的免疫力或許大家認為這都發色木有關系  其實大家可以想一下兩人如果他們的膚色是一樣的  一個是健康的一個是營養不良的就算他們膚色一樣但是他們給我們看的那種感覺是不一樣的 一個是健康的一個是病態的所給人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個道理我認為應用在烏龜身上也是成立的所以大家沒事還是多多給愛龜曬曬太陽吧
第一階段為上午6-9時,這一時間段陽光以溫暖柔和的紅外線占上峰,紫外線相對薄弱。紅外線溫度較高,主要起溫熱作用,可使身體發熱,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強人體活力。

·第二、三階段分別是上午9-10時,和下午4-5時,這兩個時間段的照射特點是紫外線中的A光束成分較多,這時是儲備體內“陽光維生素”——維生素D的大好時間;同時還可以促進腸道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有利於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2蝦子  蝦子一直被人們認為最合適的發色飼料  這還是要從他的組成說起,蝦子里面含有蝦青素(蝦紅素),自然界蝦青素是由藻類、細菌和浮遊植物物產生的。一些水生物種,包括蝦、蟹在內的甲殼類動物都食用這些藻類和浮遊生物,然後把這種色素儲存在殼中,於是它們的外表呈現紅色。這些貝殼類動物又被魚(三文魚、鱒魚、加利魚)和鳥(火烈鳥,朱鷺)雞、鴨捕食,然後把色素儲存在皮膚和脂肪組織中。這就是三文魚和其他一些動物呈現紅色的原因。華中農業大學教授也研究證實:天然紅芯鴨蛋的紅色成分也是天然蝦青素。
我也試過餵過大眼賊蝦子,體色確實有所改變,肉色變紅,不過餵蝦子註意要把蝦子頭部去掉里面還有重金屬物質,蝦尾巴的殼子里面還有的鈣可以給烏龜補鈣,也是不錯的選擇,註意為蝦幹不要多餵,會引起腸炎,溫度變化較大也不宜餵蝦子。


3 螺  蝗蟲 也有朋友說為螺類可以發色,螺富含蛋白蛋、維生素和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食品。螺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蛋白質、鐵和鈣,野外的龜大都都是吃螺的吧,高蛋白低脂肪,個人理解,過多的脂肪會使體色發白。。其實蝗蟲和螺差不多,在這些昆蟲的食物中都有大量的胡蘿蔔素的攝入通過他們會傳梯給龜龜,起到發色作用

4 周圍環境  這個我是真的沒有去實驗,有的認為飼養盒利於發色,有的認為底沙的選擇有利於發色,最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不妨說出來自己的觀點
最後再說一下烏龜發色大都是因為類胡蘿蔔素的吸收,但是不是你食物中含有類胡蘿蔔素就可以增色,影響胡蘿蔔素的吸收主要因素有



5 基因  三分靠基因七分靠養功,這個是靠人品的,你們懂得我就不說了



1 色素的本身特征,天熱色素在動物體內沈積率比人工合成的高


2烏龜體內的維生素,鈣,腸內ph,等會影響累胡蘿蔔素的吸收,擴散3


3烏龜本身的健康狀況,生理狀態,品種等對色素的沈積也有一定影響


4烏龜的養殖環境對色素吸收也有影響,如水溫,溶氧,PH,以及投食周期


總之發色是一個過程,大家可以在其中尋找到樂趣,不要一味追求失去本來那份快樂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8-4 08:33 , Processed in 0.2320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