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52|回復: 0

[稗官野史] 三國時期(220~280)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10-9 01:11: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東漢末年,地方豪強勢力迅速增強,涼州士族豪強董卓以誅宦官為名,進入洛陽,立漢獻帝。另一士族豪強袁紹起兵討董卓,各地豪強紛紛起兵割據自立,相互爭奪,一時間全國又陷入內戰混亂之中。後袁紹據有冀、青、幽、並四州,成為北方最大軍閥。曹操初據有兗州,復收編了青州黃巾軍三十萬,勢力漸強。他又將洛陽的獻帝迎至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得到了優勢。建安五年(200),袁紹與曹操在官渡展開決戰,曹操大敗袁紹,成為北方最強的軍事集團。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又率軍南下,佔荊州,與在長江中下游的孫權對壘。此時正在流亡中的漢皇室後代劉備也起兵欲興漢室,率荊州的殘餘勢力與江東的孫權結合,形成孫劉聯合抗曹的形勢。劉備派軍師諸葛亮到孫權處說孫出兵,孫、曹大軍在赤壁會戰。曹操大敗,退回北方,劉備得以佔據荊州,後入成都。從此,曹、孫、劉三大勢力成鼎足之勢。
  曹操封魏公,遷都鄴,後又進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操死,子曹丕取代漢獻帝,建國號魏。次年,劉備也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一般稱蜀或蜀漢)。公元229年,吳王孫權在建業稱帝,國號吳。三國分立時代正式開始。
  三國初期,各國主要致力於整頓吏治,恢復社會秩序和發展經濟。其中以曹魏的成就比較突出。從曹操統一北方、開展屯田開始,生產逐漸恢復,曹操又改革了東漢以來的許多弊政,抑制大地主豪強的勢力,掃除了宦官和外戚的專權,吸收中下層地主階級人物參加政權。魏文帝時,又實行九品中正法,承認一般士族有做官的權利,在經濟上也給予優惠。蜀國丞相諸葛亮嚴格採用法治,紀律嚴明,賞罰分明,使蜀國農業和手工業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增強。特別是諸葛亮招撫西南夷,使少數民族地區得到開發,加強了民族團結。吳國自公元211年孫權遷都建業後,東南地區很快得到開發,共得43郡313縣,比東漢時大大增強。吳國土地開闢,農業發展,政治穩定,航海業發達。
  三國時期雖然仍有不斷的戰爭,但已和東漢末期軍閥混戰的性質不同,是有順應民心所向的統一戰爭性質。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蜀、吳爭奪荊州的戰爭,蜀、魏爭奪漢中的戰爭,和魏滅蜀、晉滅吳的戰爭。三國的軍事實力以魏國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最弱。因此統一戰爭的主角最後落在魏晉方面。三國鼎立局面對東漢末年軍閥大混戰來說,是一歷史的進步。三國中以吳國的時間最長,共52年;次為魏,共45年;再次為蜀,共43年。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晉滅吳。至此,三國時代宣告終結。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1 15:10 , Processed in 0.1391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