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06|回復: 0

[新車資訊] 超〝性能〞武裝暴力雙煞!AUDI RS7 Sportback Performance逆襲登場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10-26 07:28: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或許車款資歷不如家族中大型豪華房車代表A6車型來的資深,但不可否認,堪稱開啟品牌另類四門Coupe跑房車首要代表的A7,不僅深厚原廠AUDI重視,在品牌御用RS性能部門的裝襯下,更讓RS6 Avant與RS7 Sportback有著密不可分的血緣關係。如今為了RS7 Sportback能有著更為強悍的性能表現,在緊跟隨RS6 Avant Performance的步伐下,AUDI也再度推出全新RS7 Sportback Performance。


雖然多了〝Performance〞的身分點綴,不過AUDI並未想太過高調地強調RS7 Sportback Performance,也因此在外觀的部分,RS7 Sportback Performance與普通版本比較起來並未有過於顯著的特別。相反地引擎動力上,反倒更如實地凸顯出RS7 Sportback Performance的傲人之處。



有別於以往搭載排氣量3993cc. V8 TFSI所帶來的560hp/71.4kgm輸出表現,透過全新渦輪增壓技術、引擎本體排氣系統調校以及大幅改善熱效率的影響下,使得RS7 Sportback Performance最大馬力不僅提升45hp來到605hp,原本71.4kgm的峰值扭力透過overboost超增壓系統的灌注下,更一舉提升到75.1kgm的境界。



在八速Tiptronic變速箱輔助下,除了讓RS7 Sportback Performance比起過去減少0.2秒在3.7秒內完成0-100km/h的衝刺外,從靜止狀態加速到200km/h更可大幅減少1.4秒,並在12.1秒內完成。另外如果選配解限速dynamic package套件,最高極速上不但能突破原有的250km/h達到280km/h,更能另外達到305km/h的表現。



當然RS7 Sportback Performance也不光是僅著重在狂暴的動力輸出上,為了讓這為暴力紳士能擺脫吃油怪獸的汙名,AUDI更在這句4.0L V8 TFSI引擎導入A3 35TFSI同樣的CoD(cylinder on demand)汽門間歇系統。因此在一般走走停停的市區狀態行駛下,也能讓RS7 Sportback Performance不用一直維持在八缸的狀態運轉,在縮減為四缸之後更能讓RS7 Sportback Performance擁有10.5km/l的平均油耗表現。同樣地,RS6 Avant Performance因受惠於搭載CoD系統,使得平均油耗也跟著進步到10.4km/l。



至於RS7 Sportback Performance的內裝部分,雖然整體設計鋪陳和外觀一樣未有過多改變,不過為了加深Performance的性能本質,不僅以大量Alcantara麂皮與真皮材質包覆以蜂槽菱格組成,同時也不忘以複合式碳纖維飾版作為重要點綴。而即將在下個月正式開賣的RS7 Sportback Performance,預料售價上起跳金額也會比起現行114700(台幣412萬元)歐元多增加7000(台幣25萬元)歐元。















拓展都會級距產品,VOLVO新世代40車系已經進入開發流程


2010年中國吉利集團全面收購瑞典VOLVO汽車後,在2012年日內瓦車展上也推出最後一款先前與FORD汽車合作的產品V40,採FORD Global C platform底盤平台架構發展而來,使V40有著靈活的身驅與動感的五門掀背造型,並從2014年開始陸續剔除過往動力,以VOLVO全新開發的Drive-E渦輪引擎入替,創造40車系(V40、V40 Cross Country)銷售新氣象。


就在豪華旗艦作品全新第二代XC90、S90(2016年發表)完成改朝換代之際,現行銷售見長的都會級距產品,VOLVO仍只有V40和V40 Cross Country兩款單薄的陣容。對此,VOLVO早在2014年10月就透露新世代40車系的發展計畫,以都會Crossover產品XC40(暫定車名)為首,再發展出都會掀背新世代V40以及小型房車S40等車款。

但先前VOLVO表示XC40要到2018年才會加入銷售陣容,若新世代40車系真是以XC40為啟始,那新世代V40不要等到2018年之後才會登場嗎?對此,VOLVO研發部BOSS Peter Mertens表示,與母集團吉利汽車合作的新CMA模組化底盤,正順利在瑞典哥德堡的研發中心進行,而從此底盤發展而來的都會車款,也都進入了開發流程,相信新車問世時間亦正倒數中。

而嶄新的C-segment Modular Architecture(CMA)模組化底盤平台,不僅要帶領VOLVO發展出新都會級距作品,其市場競爭的對手更是強勁,如VW集團的MQB模組化底盤,以及其它品牌相同的銷售策略等。而目前V40以及V40 Cross Country的銷售份額約為11萬輛(每年),待新世代產品接軌後,有望創造多出一倍的銷售總數。











日系車廠相約2020年,HONDA表態在未來5年內實限高速路段自動駕駛願景


隨著車載雷達、掃描與偵測技術越來越完善,不少車廠都紛紛喊出10年內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的成果,如VW集團、VOLVO、NISSAN-RENAULT集團、BMW、M-BENZ、TOYOTA、GM集團等,手上都握有程度不一的自動駕駛技術,並從2015年開始對外發表研究進度。而近期自動駕駛技術的話題,則是轉移到了日本車廠上。


身為2014年全球最暢銷汽車集團的TOYOTA,在2015年10月初發表「Highway Teammate」系統。這套系統利用前擋風玻璃內的攝影鏡頭,搭配車輛四周的微波雷達與光感雷達,交互偵測感應後,再考量前方路況後做為自動駕駛的分析依據。但目前只僅限於高速路段,在單純且車道分明的環境下,預先測試自動駕駛的可行性。

而日本第三大汽車製造商的HONDA,日前也表態在2020年時旗下部分車款也將會提供自動駕駛輔助功能。不過目前HONDA尚未透露相關技術與方向,預料在2015年10月底的東京車展,應該會公佈更詳細的資訊。但其實早在同年4月時,HONDA就宣佈與美國加州康特拉科斯交通管理局(Contra Costa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合作,於舊金山灣區成立「GoMentum Station」自動駕駛研發基地,不僅要發展屬於自己的自動駕駛技術,更要追趕對手。

從近期TOYOTA、NISSAN以及HONDA等日本車廠,都喊出2020年實現自動駕駛的主因,相信和日本將在2020年申辦奧林匹克運動會(奧運)有很大的關係。因為當全球焦點都投注在東京的當下,無論是哪種產業都期望藉由這次盛會,宣傳自家產品到全球各地。這也讓日本各車廠開始加速發展新世代動力技術與車輛科技系統,包括氫燃料電池車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等,期望能在2020年時一展成果。











2015東京車展報導:轉子引擎可望強勢回歸,MAZDA新世代直噴轉子引擎壓榨300hp高效動力


自從MAZDA RX-8在2012年正式停產至今,針對正統轉子引擎傳人的相關消息其實從來沒有斷過,在MAZDA依然視轉子引擎為品牌核心技術的前提之下,新世代轉子引擎仍然在持續開發並針對節能與油耗表現不斷進化。如今隨著2015東京車展即將到來,MAZDA似乎也將會公開這個蟄伏已久的獨特動力單元,讓導入多項科技的新世代轉子引擎正式與世人見面。


概念轉子引擎16X

據了解MAZDA即將在東京車展展出的轉子引擎依然以2007年的16X概念轉子引擎為基礎,除了導入缸內直噴換取精準供油之外,在引擎材質、鑄造技術與金屬表面處理等部分也都有所進化。儘管確切規格目前並未公開,但從16X的命名來看將能推估會採用1.6L自然進氣雙轉子設定,最大馬力表現將會落在300-350hp左右,得以兼顧轉子引擎高效特性與法規強加其上的節能與排汙規範。

隨著MAZDA正式在東京車展上展出轉子引擎研發成果,RX-7、RX-8的後繼車款預料也將會在2017年量產登場,挾著MAZDA首款轉子引擎跑車Cosmo Sport問世五十周年紀念的盛大里程碑,讓全世界的車迷朋友得以透過轉子動力再續前緣的喜悅一同慶祝這個MAZDA最重要的發展歷程。而這款全新世代的轉子引擎跑車將有機會回歸RX-7的名號,並以NISSAN Fairlady Z為最主要競爭對手,此外全新RX-7也將會大量運用當前MAZDA的SKYACTIV技術,打造僅僅約1250kg的車身重量讓RX-7保有令人激賞的操控水準。

事實上當前能否讓轉子引擎量產的關鍵在於油耗以及排汙能否符合世界各主要市場的環保規範,因此2015東京車展的展示重點在於MAZDA到底運用了那些創新技術在16X身上,使得整體排汙有機會通過當前規範。若是2017年MAZDA真的能如期推出新世代RX-7,那麼代表著MAZDA在轉子引擎技術方面有所突破,也讓2020年預計推出的大型雙門跑車RX-9有機會與RX-7一同開創MAZDA轉子動力新紀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8-1 20:06 , Processed in 0.09096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