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80|回復: 0

[稗官野史] 東晉溫嶠發酒瘋竟然也能救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2-23 17:43: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溫嶠,字泰真,一作太真,東晉名將,太原祁縣(今山西祁縣)人,司徒溫羨之侄。東漢護羌校尉溫序之後,曹魏揚州刺史溫恢曾孫。溫嶠17歲出仕,由司隸都官從事累遷至潞縣縣令。後任劉琨的參軍,積功至司空府左長史。317年,溫嶠作為劉琨的信使南下勸進,從此歷任顯職,並與晉明帝結為布衣之交。曾任江州太守,參與平定王敦、蘇峻的叛亂。蘇峻之亂平定後,溫嶠拜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散騎常侍,封始安郡公。
  溫嶠是華夏文明衣冠南渡的股肱之臣。29歲時溫嶠受命到南京。322年志在篡權的王敦以「清君側」為名,在現湖北鄂州起兵攻破南京,司馬睿憂憤中病死。溫嶠力保之下,太子司馬紹順利即位,因此被王敦視為眼中釘。後來王敦退回鄂州,為了讓溫嶠不再搗亂,就逼迫朝廷將他調到自己部下。溫嶠假裝恭順,實則「臥底」。
  到了324年溫嶠已經獲得王敦的信任。為了監視南京,王敦派溫嶠擔任鎮江地方長官,但又派自己的心腹錢鳳同行。溫嶠知道這是監視,因此在臨行前的宴會上,故意裝醉,要跟錢鳳敬酒。錢鳳舉杯慢了點,溫嶠馬上翻臉,不由分說就是一頓拳打腳踢,嘴裡還說著胡話。王敦以為他發酒瘋,就沒有怪罪。錢鳳被打傷不能同去,就懷疑溫嶠此舉動機並告訴王敦,反被責怪「誣告」。
  溫嶠離開鄂州,沒有去鎮江,而是一頭扎進了南京城,並把兩年多來,在王敦陣營打聽到的情報,悉數報告給皇帝。王敦得知上當再度發兵,他知道自己被溫嶠那張嘴壞了大事,揚言要親手拔掉他的舌頭。大軍一口氣打到內秦淮南岸,溫嶠下令燒掉朱雀橋,並調兵遣將開始佈防對峙,並抓住機會親自率軍渡河奇襲,大敗敵軍。不久王敦病死在軍營,危機化解。
  3年後軍閥蘇峻叛亂,攻破南京,卞壺父子戰死,庾亮出逃。溫嶠隨即組織力量,找回庾亮,並聯合陶侃,組成聯軍。總攻前,平叛聯軍修建行廟,大設壇場。蘇峻之亂平定後,溫嶠卻病死在路上。
  綜觀溫嶠一生,主要政績在西晉末東晉初的動亂年代。南下之前,他輔佐劉琨治理并州,抵禦前趙,盡心效力,安於奔命。南渡之後,歷元、明、成三帝,平王敦、蘇峻兩次叛亂,內涉中樞,外任方鎮,為東晉王朝的創立和鞏固,立下了豐功偉績,充分地顯示出他出將入相、文要武備的過人才幹,誠為挽狂瀾於既倒的國之勳臣。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2 02:08 , Processed in 0.1627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