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40|回復: 0

[稗官野史] 史上權力最大的盜墓者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3-20 12:24: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盜墓與一朝之君聯繫到一塊,或許不少人都可得覺得意外,這怎麼可能呢?但為了一己之利、出於壞人風水的考慮,皇帝也不能免俗,做起偷盜勾當,歷史上這樣的皇帝並不缺少。大清王朝鼎盛時期的皇帝、中國歷史上頗有作為之君乾隆就幹過這種事情。在古今盜墓者中,乾隆該算是權力最大的一位盜墓者。乾隆盜墓對象是明「十三陵」,其公開理由卻不是盜,而是頗討漢人喜歡的說法修葺明皇陵,與他人的野蠻盜掘相比,乾隆的行為顯得很文明。
  乾隆盜墓堪稱一奇,據說僅是為了盜取陵中楠木大柱。乾隆是雍正的第四個兒子,雍正死後繼承大位,改元乾隆,為清朝第六位皇帝。乾隆繼位時,清王朝已經過康熙,雍正兩代70多年的治理,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社會穩定,百姓安康。乾隆勵精圖治,促進了發展,中國封建社會最後的絕唱出現了,此即「康乾盛世」。乾隆在位六十年,享年89歲,加上三年太上皇,為中國帝王中實際在位時間最長、年壽最大的皇帝,自號「十全老人」。史載,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開始對明陵進行一次較大規模的修葺,乾隆就利用這次機會盜墓的,偷梁換柱。
  這次修葺,項目不全,且未尊原制,有的建築還被拆除或縮建,拆大改小十三陵。民間廣為流傳乾隆盜木的故事,就是這次修陵過程中發生的。說是乾隆因為看上了朱棣長陵祾恩殿的金絲楠木大柱,這才降旨修明陵的,企圖將長陵大殿拆毀。經劉墉(劉羅鍋)、紀曉嵐等人的勸阻,乾隆皇帝才放棄了拆長陵的念頭。但他不死心,仍命人拆毀了永陵的大殿,換下該殿的楠木,用於建設自己裕陵。明永陵位於陽翠嶺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陳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從嘉靖十五年(1536)破土動工,營建永陵花了10多年時間,規制僅次於長陵,與朱翊鈞的定陵不相上下,但長陵規劃之心思不及也。當年建陵時,每月花費白銀不下於30萬兩。經過乾隆這次「修葺」,永陵隆恩殿確實縮小了,現代考古已證實了這一點。《大明會典》記載,隆恩殿重簷7間,左右配殿各9間,恩門面闊5間。乾隆重建後隆恩殿變為5間,恩門減為3間,柱網分佈也與舊制不同。
  清朝皇帝自順治始,多有「盜木」的習慣,用於修築宮殿、陵??,康熙、雍正都幹過拆毀明代建築建陵的事情。但打起前朝皇陵主意的,則只有乾隆。遺憾的是,乾隆的裕陵後來遭到孫殿英的盜掘,不知是不是一種報應?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3 07:09 , Processed in 0.1015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