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37|回復: 0

[稗官野史] 史上最專業的盜墓者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3-21 16:28: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盜墓多是王者行為,從伍子胥,到項羽,再到劉去,都是這樣。這也說明一個問題,歷史上大規模的盜墓行為都摻雜有官方性質。但設專職,設「盜掘辦公室」,有明確記載的,最早應該是三國時期的曹操。史書中稱他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專門研究、執行盜墓,曹操堪稱中國歷史上是最專業的盜墓者。
    曹操的底細大家都清楚,三國時期魏國一號人物,《三國演義》主角之一。曹操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大英雄,但在民間傳說裡,他卻是一個典型的奸臣形象。曹操最不光彩的地方,其實不在於他的奸,而是其盜墓行為。據說在他打天下之初,為了籌集軍餉,曹操想到陪葬甚豐的王陵,遂打起了盜墓的主意。為保證盜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獨出心裁,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職,有幾十個人專門負責,打到哪盜到哪,哪座陪葬多盜哪座。
    曹操盜得的最著名陵墓是芒碭山王墓,這裡是漢梁孝王劉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此陵構建規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稱「天下石室第一陵」。劉武是劉邦的孫子,其父是漢文帝劉恆,哥哥是漢景帝劉啟。劉武正處「文景之治」、國富民豐的年代,可以想見劉武陪葬的豐厚程度。劉武於漢文帝二年受封為梁王,都城在大梁(今河南開封)。因其地卑濕,徙治睢陽(今商丘)。劉武抵禦「七國之亂」有功,一度有奪景帝帝位的念頭。在王位23年,公元前144年10月病逝,葬於永城芒碭山,謚梁孝王。
  劉武的陵墓由墓道、甬道、主室、迴廊、側室、耳室、角室等部分組成,設有完備的排水系統。經現代考古測量,墓室總容積大達1367立方米,與皇帝享用的規制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麼大的空間,陪葬品該要多少啊。史上具體記載了曹操的盜墓行為,在陵墓打開後,他親臨現場,指揮取寶。《水經註疏》記載:「操發兵入碭,發梁孝王塚,破棺,收金室數萬斤。」據說曹操僅憑這一次盜掘所得的財寶,就養活了手下全軍將士三年,可見盜得財寶之巨。而讓考古專家不解的是,梁孝王墓的墓道都系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那時沒有大型的起重設備,曹操手下靠什麼打開陵墓,盜得這些財寶的?
  不論是出於何種目的掘墓,盜墓都是一種罪過。項羽盜掘讓劉邦找到了攻擊的理由,曹操則讓袁紹抓著了小辮子,成為挨伐的一大罪狀。袁紹在攻伐曹操前,讓手下很有才華、後世稱「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起草了一份討曹「檄文」:「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柏桑梓,猶宜恭肅。操率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至今聖朝流涕,士民傷懷。又署發立中郎將、摸全校尉,所過毀突,無骸不露。」就是這份檄文,讓後世了解到了曹操盜墓真相。
  順便說一下,可能是看到了厚葬的弊端和被人盜掘的險境,曹操生前提倡薄葬、秘葬。《三國誌· 魏書》中記載,公元218年曹操頒布《終令》,即遺囑,表示陵址要選在「瘠薄之地」,平地深埋,不封不樹,陵內無藏金玉珍寶。不只如此,為防盜掘還做了好多疑塚。成書於南宋時期的《輿地紀勝》稱,曹操歿後恐人發其塚,乃設疑塚七十二;同一時期羅大經著作《鶴林玉露》稱,漳河上有七十二塚,相傳雲曹操塚也。史又稱,曹操實際葬在高陵,又稱西陵,但高陵在哪,至今仍是讓考古界困惑的一個謎團。看來曹操防盜墓與盜墓都很專業。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3 07:07 , Processed in 0.1180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