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26|回復: 0

[稗官野史] 歷代的年終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7-1 16:12: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年終獎在中國很早就有。在東漢時期,一到臘月,皇帝就開始給文武百官發年終獎。《漢官儀》中記載「臘賜」一項為:大將軍、三公各錢20萬、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進、侯15萬,卿10萬,校尉5萬,尚書3萬,侍中、將、大夫各2萬,千石、六百石各7千,虎賁郎、羽林郎3千。據說當時三公和大將軍的月薪只有17500錢,領這一回年終獎,相當於一年的工資了。
  宋代官員的俸祿包括正俸(錢)、祿粟(米)、職錢、公用錢、職田、茶湯錢、給卷(差旅費)、廚料、薪炭等許多令人眼花繚亂的名目,工資雖然很高,但年終獎卻很少。每年冬至,皇帝給高級官員們發年終獎,宰相、樞密使以及曾經封王的大臣,每人只有5隻羊、5石麵、兩石米、兩罈子黃酒而已。
  清朝皇帝年底多用荷包賞賜大臣。《嘯亭續錄》載:乾嘉時期「歲暮時諸王公大臣皆有賜予;禦前大臣皆賜『歲歲平安』荷包一」。這賞賜的荷包裏究竟會裝著多少錢呢?歲末皇帝賜給蒙古親王的那對大荷包裏,一般裝有各色玉石八寶一份;小荷包四對,內裝金銀八寶各一份;又小荷包一個,內裝金銀錢四枚,金銀錁四枚,這也算是挺豐厚的「年終獎」了。
  民國時期,商店的夥計、公司的職員一般也都有年終獎。年終獎有多有少,掌櫃或者經理可能有個上千塊或者幾百塊大洋的年終獎,夥計和普通工人有個幾十塊或者幾塊大洋的年終獎已經很不錯了。商舖和作坊都有一批學徒,學徒一般是沒有工錢的,可是卻有年終獎。大方的老闆會給個二三十塊大洋的紅包,小氣的老闆會管學徒一頓好飯,這頓好飯也可以算是年終獎。那時候一年360日(陰曆),地主家的長工吃肉的日子大概有20多天。這些日子多數集中在正月,地主家給長工吃肉則是一種拉攏鼓勵的表示,而正月沒有給長工加肉的東家,會蒙上慳吝的惡名。這吃肉也可算是長工的年終獎了。
  新中國成立後,計劃經濟時代的工廠和機關單位實行實物發放的福利制度,快過年的時候不發年終獎金,而是發食物或者票券,最典型的是大塊的凍帶魚、大塊的凍肉,或者讓大家排隊輪流獲得自行車票、縫紉機票。因為發了錢也沒用,大家有錢沒票買不了什麼好東西。大家的年終收穫取決於單位是不是「厲害部門」,廠長或者局長有沒有「本事」和「魄力」。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上商品極大豐富,實物獎勵逐漸取消,單位開始在年底發放年終獎金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6 08:36 , Processed in 0.1643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