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81|回復: 0

[稗官野史] 揭秘歷史上唯一一位當過奴隸的皇帝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11-19 17:11: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歷代皇帝中,擺過地攤的有之,做過賭徒的有之,當過乞丐的有之,蹲過大牢的有之。因為頭上有一頂耀眼的皇冠,所以他們的悲苦遭際同樣可圈可點,可歌可泣。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身低。與他們相比,石勒從一個隻字不識的奴隸,能夠脫穎而出,能夠入主中原,能夠建國立業,能夠當上皇帝,能夠名垂青史,他所建立的後趙政權能夠在刀光劍影中維繫三十年之久,這份傳奇,不僅在中國歷史上,即使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石勒(274~333),匈奴別部羯族人。石勒沒讀過書,不認識字,起初連個姓氏也沒有,單名一個「訇」字。十四歲時,石勒隨族人行販洛陽做點小買賣;閒暇時倚嘯上東門很有一些英雄氣概。西晉皇親王衍看見石勒後,認為其聲視有奇志,恐將為天下之患,於是派人去抓。石勒很機警,一聽到風吹草動就跑了。不久,八王之亂爆發,西晉宗室爭權奪利,烽煙四起。太安(302~303)年間,北方一帶人多饑乏,更相鬻賣,奔迸流移,不可勝數。因為天災人禍,石勒不得不與諸小胡亡散,乃自雁門還依寧驅。
  石勒自幼在外闖蕩,練就了一副好身板,一身好武藝。西晉北澤都尉劉監想把石勒綁了賣錢,多虧寧驅暗中保護,才得以倖免。後來石勒在流亡途中遇到了郭敬,泣拜言饑寒。敬對之流涕,以帶貨鬻食之,並給以衣服。當時,并州刺史司馬騰執諸胡於山東賣充軍實,騰使將軍郭陽、張隆虜群胡將詣冀州,二十出頭的石勒一起被抓。郭張怕出現意外,於是將被抓的胡人統統縛以枷鎖,而且是「兩胡一枷」,又「數為隆所驅辱」,不少胡人連打帶餓死於途中,石勒遭受的苦楚不得而知。郭敬見石勒可憐,便找到族兄郭陽再三說情,這才使得石勒能吃飽飯,沒有餓死在通往冀州的路上。
  到了冀州,疲憊不堪的石勒倒頭便睡。第二天早上醒來時,石勒從別人口中得知自己已經賣與茌平人師歡為奴。淪落為奴隸後,石勒失去自由,每天的工作就是耕作於野。師歡雖然是地主,但還算仁慈,後來,聽說石勒的身世悲苦,又發現石勒儀表堂堂,便大發善心將其赦免。從奴隸到平民,石勒重新獲得了自由,但沒有工作、沒有飯吃,讓他再次瀕臨絕境。師歡家附近有一個馬場,石勒無依無靠,便謊稱自己會相馬,繼而投奔馬場主人汲桑。新工作並沒有給石勒帶來好運氣,不久石勒在武安做工時為遊軍所囚,這時恰好有一群鹿經過,軍人競逐之,石勒乃獲免
  一次次死裡逃生,讓石勒明白了一個道理:「想活命,自身必須強大,必須拉起一支隊伍。」為了掌握命運主動權,石勒四處招兵買馬,組建了一支十八人的騎兵隊,號稱「十八騎」。永興二年(305),公師藩聚眾數萬起兵造反,汲桑和石勒便率領數手下加入公師藩的軍隊,豎起了反晉大旗。石勒入伙後不久被任命為前隊督,當了一個小頭目,由此開始了他倥傯的軍戎生涯。征戰過程中,石勒以「十八騎」為骨幹,又招集一批山野亡命之徒,組建起了一支驃悍的軍隊。當時,石勒還沒有「石勒」這個名字,汲桑便以上級的身份做主,命勒以石為姓,勒為名焉,石勒這才有了姓,有了一個正式的名字。
  永嘉元年(307),石勒投奔劉淵,被任命為督山東征討諸軍事,兵眾也逐漸強盛起來。接下來的一年,是石勒打仗最多、戰果最豐的一年,一年時間內先後攻陷魏郡、汲郡、頓丘、鄴城、趙郡、中丘,威名遠播,部眾逾十萬。在石勒看來,想在漢人的地盤上有所作為,必須依靠漢人的文化援助和智力支持。不久石勒將手下的漢族衣冠人物集中起來,建立了「君子營」,對他們實行優待政策。後來石勒又納張賓為參謀,對他尊重有加,言聽計從。在隨後的數年間,石勒用計用謀,先後擒殺王浚,趕跑劉琨,徹底消滅了西晉在北方的殘餘勢力。太興二年(319),石勒自稱趙王,建立後趙政權,定都襄國(今河北邢台)。
  石勒建國後,在張賓等人輔佐下,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政治制度。一是籍戶口,定租賦,課農桑,以恢復戰亂破壞的經濟;二是興庠序,立太學,倡導教化;三是簡選歷代律令制定《辛亥制度》,以安定社會秩序;四是整頓吏治,獎廉懲貪,廢除魏晉以來的九品官人法,採用舉薦加考試的方式選拔任用各級官員。同時對東晉採取睦鄰政策,下令修茸了東晉邊帥祖逖在河北的祖墓,並將東晉叛降將領殺死,獻首於祖逖,使兩國邊境得以綏靖,人民得到了暫時的安寧。後趙太和元年(328),石勒擒殺前趙皇帝劉曜,完全統一了燕趙地區。太和三年(330),石勒稱帝。這位當年做過奴隸的羯族青年,最終登上了權力的巔峰。
  人生得意,石勒並沒有忘乎所以,而是始終保持一份謙虛謹慎。後趙建立之初,石勒衣錦還鄉,按年齡大小與老鄉們坐在一起喝酒嘮家常,絲毫沒有架子。石勒曾和鄰居李陽爭麻池而「迭相驅擊」,石勒回鄉,李陽故意躲著他,石勒一句「孤往日厭卿老拳,卿亦飽孤毒手」盡釋前嫌,並拜李陽為參軍都尉。為了檢驗守城將士是否恪盡職守,是否貪贓枉法,石勒曾夜間微服私行,繼繒帛金銀以賂門者求出,不料被守門將士王假拿下,欲收捕之,直到石勒的侍從趕來才收場。這種做法類似於時下的暗訪,雖然有引誘的成分,但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到石勒謹慎的一面。
  石勒雖為胡人,但對漢人較寬仁。建國後,他嚴禁胡人侮易衣冠華族。有一次,漢臣樊垣入宮時衣冠弊壞,石勒問其故,樊垣稱剛剛遭羯賊無道,資財蕩盡所致。石勒「諱胡」,更諱「羯賊」,樊垣一時氣憤,竟忘了石勒就是「羯賊」之首,嚇得連連叩頭。石勒非但沒生氣,反而陪笑道歉說:「羯賊乃爾暴掠邪!今當相償耳」,並賜車馬衣服裝錢三百萬。胡人喜歡喝酒,耗費了大量糧食,石勒以百姓始復業,資儲未豐為由,下令制禁釀,郊祀宗廟皆以醴酒,結果數年無復釀者。中原地區經過數十年的戰火,人口稀少,誰家生了多胞胎男孩,石勒則予以獎勵,並派專人去伺候,這在歷史上也是比較罕見的。
  石勒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施政,莫過於創立「考試」制度,規定「郡國立學官,每郡置博士祭酒二人,弟子百五十人,三考修成,顯升台府」,學員要經過三次考試才能畢業,以此來培養國家後備幹部。這種「三考修成」的辦法,成為鄉試、會試、廷試的前身。可以說,中國的科舉制度的萌芽階段,正是石勒埋的種,澆的水。除了大力發展教育,石勒本人也很注重學習。石勒不識字,不能看書,所以他選擇了聽人唸書的捷徑。有一次,石勒聽人讀《漢書》,聽到酈食其勸劉邦立六國後人時大驚,說這樣何以能統一天下!聽到張良勸阻後,才說道「賴有此耳」,幸虧有張良在。石勒雖然沒文化,但談論古今得失時卻很有見解,以至於聞者莫不悅服。
  石勒是一個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但凡政治家,晚年總喜歡對自己的功過作一番評論,或與前代皇帝做比較。後趙建平三年(332),石勒設宴招待高句麗、宇文屋孤的使臣。喝到高興時,石勒問近臣徐光:「你看,我能和前代哪個皇帝相提並論?」徐光回答說:「陛下您比劉邦強,僅次於黃帝。」石勒說:「人應該有自知之明,你說的太過了。我若見到劉邦,定會向他俯首稱臣。若與劉秀同代,當與他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我的本事,在劉邦之下,劉秀之上。」一句話,讓群臣敬佩地皆頓首稱萬歲。石勒執政期間,嚴於律己,知錯就改,並多次鼓勵臣屬直言勇諫。因此終石勒一朝,政治清明,民心歸附,遂成朝臣謁見,忠言競進之風,出現了魏晉以來少見的新氣象。
  後趙建平四年(333)六月,石勒一病不起。為了不打擾百姓,石勒遺令:「三日而葬,內外百僚既葬除服,無禁婚娶、祭祀、飲酒、食肉,征鎮牧守不得輒離所司以奔喪,斂以時服,載以常車,無藏金寶,無內器玩」,如此恤民之君在歷史上是少有的。七月,石勒病逝,在位十五年,享年六十歲,廟號高祖。三百年後,房玄齡在編著《晉史》時高度評價石勒當國:「鄰敵懼威而獻款,絕域承風而納貢」,即使古代最善於治國的國君,也未必能超過石勒!作為開國皇帝,石勒難免會有「凶殘」的一面,但總體來說不愧為「一時傑也」。往事越千年,這些評價在今天看來仍是比較客觀公允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7 19:48 , Processed in 0.1049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