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14|回復: 0

[保健資訊] 大人也會疝氣! 新型修補手術避免沾黏與復發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12-18 04:51: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張廷瑞醫師(左)、陳世亮主任(右)說明,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可避免腸沾黏與復發。

58歲李先生從事工地工作,半年來發現左側下腹部有一突出性腫塊,軟軟的不太會痛,用手壓或平躺時就會縮回去。但近幾個星期發現腫塊變大,尤其在搬重物或咳嗽後更為明顯。經台南市立醫院泌尿科張廷瑞醫師診斷為腹股溝疝氣,討論後決定採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次日即出院回家休養。

腹股溝處有鼓漲感 隱隱作痛且突出
腹股溝疝氣,俗稱「脫腸」。最常見的症狀是腹股溝處有鼓漲感,隱隱作痛或是明顯的腫塊突出。通常發生在久站後、腹部用力或搬重物時。張廷瑞醫師表示,病因大多為先天疝氣囊袋未完全閉合(間接型),或是腹壁肌肉及腹股溝內環老化變薄鬆弛(直接型),以致腹腔內容物(如小腸或網膜)鼓出,甚至會掉到陰囊內。

TEP可避免腸道沾黏
以往採開刀手術來處理腹股溝疝氣,傷口大約會有5公分左右,缺點是術後傷口疼痛及較高的復發率。張廷瑞醫師指出,隨著腹腔鏡新技術的引進,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TEP)即是一種傳統手術的替代療法。

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時程約1.5小時,病患需全身麻醉,在肚臍下至恥骨的連線上,劃三個0.5∼1公分的小傷口,將二氧化碳氣體灌入皮膚肌肉層與腹膜外層兩者間,待此空間擴張完成後,再伸入腹腔鏡鏡頭及器械,並於此處進行疝氣修補手術。手術是經由腹膜外,可避免腸道沾黏的後遺症,或是傷到腸子及血管的疑慮。

術後1、2天就可出院
此外,在手術接近尾聲時,醫師再覆蓋上一片柔韌的人工腹膜於疝氣的缺口處,以加強腹壁的強度,預防疝氣復發。因為腹腔鏡手術有著傷口小,疼痛少、復原快的特性,病患手術後一、兩天就可出院返家休養。

仍須負擔上萬元材料費
張廷瑞醫師表示,腹腔鏡疝氣手術已是世界趨勢,但礙於健保之給付限制,如專用於固定人工腹膜之釘槍,健保尚未納入給付,病患可能仍需負擔2∼3萬元不等的材料費。不過對於疼痛耐受度低及復發性的疝氣,腹腔鏡疝氣手術實為疝氣患者的選擇之一。

發現有突出物應盡早就醫
張廷瑞醫師提醒,疝氣是經過好幾個禮拜或好幾個月才會形成,民眾如果提重物或用力時發現腹部和大腿交界出有突出物,尤其用力時或有下墜感或疼痛感,就應盡早就醫,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6 18:46 , Processed in 0.4136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