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2|回復: 0

[保健資訊] 依季節調睡眠時間 養生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3-11 08:02: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依季節調睡眠時間 養生

現代人因持續熬夜引發猝死的新聞也時常有所耳聞,事實上猝死原因很多,但臨床上以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心因性猝死最為常見。

在中醫理論看來,經常性失眠、熬夜,長期睡眠不足,身心過度疲勞的人,容易形成所謂「陰虛陽亢」體質,症狀有睡眠不安、頭暈、頭脹痛、目眩畏光或視物不清、欲嘔、兼見面紅、潮熱、耳鳴、口乾舌燥,身體麻木拘急、煩躁易怒等,高血壓,糖尿病均可有陰虛陽亢表現。

現代醫學研究,晚睡或睡不好,都會造成交感神經過度亢奮,交感神經亢奮會影響內分泌,造成血壓變高;交感神經能影響胰島素阻抗性,使得血糖升高;交感神經也會使「瘦素」降低,容易吃多變胖,進而出現高血脂與脂質代謝。

而與心臟病相關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又都是心因性猝死的促成因子,因此不論失眠或熬夜,睡眠不足容易增加猝死風險均是符合傳統與現代醫學理論的。

中醫師楊謦伊表示,古代人們對於睡眠和起床時間十分講究,根據《黃帝內經》「順時養生」的觀點,睡覺與起床的時間,應隨春、夏、秋、冬四季不同而調整。

春天時應該睡覺不晚於11點,起床不早於5點;夏天晚睡早起,睡覺不晚於11點,起床不早於5點;秋天早睡早起,睡覺不早於9點,起床不早於5點;冬天早睡晚起,睡覺不早於9點,起床不晚於7點。

古時候認為深夜11:00~1:00若不睡覺,熬夜會導致膽火上逆,引發失眠、頭痛、憂愁易思等多種神經症狀,凌晨1:00~3:00,睡覺養「肝血」,「人臥則血歸於肝」,肝經循行時間前未入睡的人,面色會顯得青灰,情志倦怠而易煩躁。

除冬天之外,其餘三季都應該「早起」,但不要早過5點,太早起床會「養陰不夠」,因為早上3:00~5:00剛好走肺經,若早於此時起床,容易傷害肺經正常運作,形成中醫所說「五更嗽」。

早上3:00~5:00應深層睡眠,寅時(早上3:00~5:00),人體各個部門開始由靜轉動,對氣、血需求量也跟著增加,透過深度睡眠使肺經發揮「宣發」與「肅降」功能,過於早起,功能失調,心臟負擔跟著加重,很容易引發心臟病。

至於冬天的「晚起」,也是以不晚過早上7點為準,因為早上7:00~9:00是胃經循行時間,在這之前起床可以在大腸經運行的時間裡排便,而且胃經多氣多血,陽氣最旺,此時必須要吃早餐,使營養輸送到各器官,是滋養臟腑最佳時刻。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9 08:58 , Processed in 0.12488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