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52|回復: 0

[保健資訊] 壓力造成腸躁症 不是大病卻擾人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11-30 11:25: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壓力造成腸躁症 不是大病卻擾人

現代社會生活及工作壓力大,許多人都有腸胃道功能問題,一名五十多歲女性因常拉肚子問題到柳營奇美腸胃肝膽科求診,一天會上廁所五至十幾次,有時下腹絞痛到甚至需請假休息;接受大腸鏡檢查確定無實質疾病後,醫師判斷為典型的大腸急躁症,經改變飲食習慣配合藥物治療,大便次數明顯減少,可以正常工作不再影響生活。

柳奇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昱勳表示,大腸急躁症在快速步調社會中相當常見,北美調查約百分之十至十五的人有此症,其中以年輕女性機率最高,臺灣發生率約一成七至二成二,雖不致命卻令人困擾。

腸躁症主要表現徵狀為慢性腹痛與排便習慣改變。慢性腹痛主以絞痛感為主,可能與情緒或飲食有關,排便後症狀會改善;排便習慣改變包括腹瀉、便秘,或者兩者交替出現,有時會有排不乾淨的感覺。

目前醫界參考認定標準為每周至少一天有反覆性腹痛,持續超過三個月,並有與排便有關、排便次數改變、排便型態改變等三項情況中的其中兩種,但因症狀沒有專一性,吳昱勳提醒如有大腸或直腸出血、夜晚或持續性腹痛、體重減輕或抽血結果異常等警報症狀,會建議做大腸鏡或影像檢查來排除大腸癌或其他病因。

吳昱勳醫師表示,吃豆類、洋蔥、胡蘿蔔、香蕉等多產氣類食物可能會惡化腹痛症狀,酒類與咖啡會刺激腸胃道,應儘量避免,患者本身若有乳糖不耐症,應減少乳糖攝取;如症狀無法改善或影響到生活,可使用藥物治療,種類根據便秘或是腹瀉症狀做調整,另改變生活型態與壓力調適,多運動也能改善症狀與減緩症狀惡化,也建議類似症狀患者可先到腸胃科門診與醫生討論,接受檢查與配合治療,學習如何與自己的腸胃道相處。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16 23:44 , Processed in 0.0844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