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5|回復: 0

[保健資訊] 大腸癌10度蟬聯第1 人數首降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12-29 11:06: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大腸癌10度蟬聯第1 人數首降

國民健康署昨(廿八)日公布一○四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發生人數雖十度蟬聯第一,但發生人數首度下降,較一○三年減少一八五人,顯示民眾參與大腸癌篩檢的效果已逐漸產生。另乳癌、肺癌、甲狀腺癌和子宮頸癌呈現增加狀況,其中又以乳癌飆升最快,比前一年上升二•三%。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民眾應定期前往醫院做篩檢,若即早發現異常,只要積極處理就不會變成癌症。國健署免費提供五十歲以上至未滿七十五歲民眾每二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FIT),此種檢查無侵入性,可以發現癌前病變,即早切除可有效預防癌症發生。

另外,有七成符合篩檢年齡的國人曾做過大腸癌篩檢,發現有九十三%以上是屬於癌前病變及○至二期的癌症,預後佳,五年存活率將近七成,但若不是經篩檢所發現的癌症,則早期個案比率不到三成,預後較差,且經過本土最新的資料分析,大腸癌篩檢可降低大腸癌死亡率達四成四。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不僅是大腸癌篩檢,子宮頸癌和口腔癌也一樣,經由篩檢可找到「癌前病變」,經由簡單的治療就能事先防止其轉變成癌症;但若錯失這個阻斷癌症的先機,等到有明顯症狀才就醫,可能就為時已晚。

吳建遠也指出,台灣二○一○年才開始推動乳癌篩檢,所以發生率還未下降,若持續努力則可望下降;且以美國來說,推動了廿年發生率才明顯下降,而台灣乳癌篩檢率不到四成,顯見推動時間加篩檢率低是發生率未降主因。

吳建遠也提醒,乳癌危險因子包括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或卅歲後才生第一胎、未曾哺乳、家族史、有乳癌變異致病基因、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此外,抽菸、飲酒、肥胖和荷爾蒙藥物也都是風險,遠離這些不健康生活型態,也是預防乳癌重要關鍵,民眾應多加留意。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17 16:12 , Processed in 0.1118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