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83|回復: 0

[保健資訊] 微創再進化 單孔胸腔鏡助超馬跑者復出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5-3 01:43: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嘉義基督教醫院胸腔外科張家銘主任

我國癌症高居十大死因之首,且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而「肺癌」已位居十大癌症死因首位,高達七至八成的患者來就診時,發現時已是晚期,治療難度大增。一名67歲超級馬拉松跑者,在健檢時,意外發現罹患肺癌,所幸發現的早,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單孔胸腔鏡肺小節切除手術,術後不但傷口極小恢復快,且預後良好,持續五年追蹤,已完全根治,不但恢復了健康,還能夠繼續參加各項馬拉松賽事。

單孔胸腔鏡微創切除術 微創再進化

收治前述案例的嘉義基督教醫院胸腔外科張家銘主任表示,肺癌大多無症狀,患者偶有咳嗽、胸痛等症狀,多數因為影像篩檢才意外發現肺腫瘤,接受手術後確診為肺癌;為切除病灶,以往接受傳統開胸手術,不僅傷口大、術後疼痛、併發症多,恢復期也長,常令患者卻步。隨著醫療的進步,近10年來,從傳統開胸手術,發展至僅需數個小傷口就能進行手術,胸腔鏡微創手術已儼然成為主流。

微創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使患者的創傷減少,同時能夠安全結紮肺部血管與支氣管,達到術後降低患者疼痛發炎的情況,縮短引流管拔除與住院時間。嘉義基督教醫院於2013年起便開始積極發展「單孔胸腔鏡微創肺切除手術」,截至目前已累積500多例手術,更於2016年,拿到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精準切除病灶 保留肺功能

張家銘主任提及一名華僑合唱團老師,自費健檢時,意外發現肺腫瘤,隨即接受單孔胸腔鏡肺葉切除手術,經病理確診為第一期肺腺癌;手術前,患者一度擔心需要停止授課一段時間,沒想到手術隔天,患者已能在病房練唱,術後三天即出院。

張主任進一步說明,近幾年科技進步,醫療水平與要求也越來越高,手術傷口也越少越小,胸腔鏡肺葉切除手術,從需要3~4個傷口,進化成2個,甚至只要單切口的胸腔鏡手術; 而切除範圍也從傳統標準的肺葉切除,到目前早期肺癌可施行的區域性肺小節切除或楔狀部分切除,切除部位縮小,保留更多正常組織,目的是保存患者更多的肺功能,同時降低手術風險,有利於患者術後恢復和生活品質的提升。

早期發現肺癌 需定期接受影像篩檢

張家銘主任表示,單孔胸腔鏡手術目前已日臻成熟,相當安全可靠。他有感而發表示,醫護人員常繁忙於臨床工作,有時因而疏於照顧身邊家人的健康而抱憾。碰巧自己的母親及其他家人肺部健康陸續亮起紅燈,也皆由他親自為他們進行單孔胸腔鏡手術處理相關疾病。

張主任同時強調,民眾定期健康檢查,可考慮低劑量胸腔電腦斷層篩檢,能即早發現肺部病灶。若檢查出現異狀,一定要積極至醫院檢查確認,因有許多不同的肺腫瘤影像表現也不一,需醫師專業判斷;且肺部腫塊除影像檢查外,更需要病理檢驗才能確診,與醫師評估及討論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或手術方式,來減低手術創傷與縮短住院時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20 22:23 , Processed in 0.1600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