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回復: 0

[稗官野史] 李世民為何是高素質流氓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6-4 04:39: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歷史上﹐幹掉正統太子大哥而做了皇位「合法繼承人」的那些次子幼子們﹐屬於「後太子」一列﹐他們幾乎擁有一個共性﹐即大都是關鍵時刻敢犯渾者。這是一種典型的流氓性格。為什麼這些歷史上的「後太子」都具有流氓性格?而具備這種性格的人往往都成功地升為「後太子」呢?就幾個熟悉的例子品析有助說清。
  扶蘇是胡亥的大哥﹐秦朝那時雖然尚未建立儒家「長兄為父」的綱常傳統﹐但是長幼依然是有別的。胡亥起初對大哥也是畢恭畢敬﹐但自從受了奴才趙高的蠱惑打了爭皇位的鬼主意後﹐他的流氓本性就暴露無疑﹐並成為與大哥博弈的優勢。對比小弟﹐扶蘇大哥實在太仁慈﹐仁慈得近乎優柔寡斷﹐於是乎一個小流氓輕而易舉地幹掉了仁厚的大哥。雖然扶蘇是秦始皇皇位的合法繼承人﹐但胡亥卻是秦始皇靈魂的合法繼承人。扶蘇與胡亥來比﹐殘暴嗜殺的胡亥更接近秦始皇的流氓本色。從靈魂與精神底色而論﹐應該說﹐胡亥與秦始皇一拍即合。
  只不過從才華與能力而論﹐胡亥對比其父﹐只配稱小流氓。雖然他實行大清洗﹐屠兄弟十二人﹐殺股肱大將蒙恬﹐使刑罰更加嚴厲﹐揮動大棒毫不手軟﹐但畢竟不能做到其父那樣一邊殘忍一邊雄霸天下﹐他力不從心。胡亥勝扶蘇﹐就繼承了秦始皇的精神衣缽殘暴嗜殺的流氓本色﹐而扶蘇的人性化品格卻成為造繭自縛﹐在與哪怕是小流氓的競爭中也敗下陣來。
  再說隋朝皇位繼承人爭奪戰中﹐大哥楊勇為什麼鬥不過二弟楊廣?因為楊廣是個五毒俱全的流氓﹐而楊勇比起弟弟來﹐尚不夠一個流氓的標準。楊勇性格直率﹐不善偽裝﹐喜怒哀樂溢於言表﹐他為人寬厚﹐寬接大臣。作為長子﹐這樣的性格﹐在二弟面前﹐即呈完全劣勢。楊廣的最大能耐﹐一是偽裝﹐二是敢下黑手。前者贏得了父母對他的欣賞﹐後者直接助他奪得皇位。在殺父弒兄等殘忍的事情面前﹐楊廣沒有半點猶豫和拖泥帶水﹐可見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流氓。
  即便是李世民之於李建成﹐也是前者狠於後者。千古一帝當然不能說是徹頭徹尾的流氓﹐但在幹掉大哥這件事上﹐至少也使用了流氓手段﹐只不過比起胡亥楊廣這些純流氓來﹐高超許多。李建成的性格脾氣和楊勇相彷彿。但是他二弟李世民卻比楊廣高明得多。明明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政變﹐卻在史學家的筆端變成被迫反擊幹掉太子大哥。而在玄武門事變的整個過程中﹐我們只見二弟排兵佈陣﹐卻絲毫見不到大哥軍隊的半點身影。高素質的流氓莫過於二弟李世民這樣吧﹐殺了親兄弟﹐還要得到「迫不得已力挽狂瀾」的美名。從才華而論﹐李世民應該勝過大哥李建成﹐而始亂終棄的胡亥與楊廣注定不如扶蘇與楊勇﹐卻為什麼也在奪位遊戲中勝出呢?
  胡亥淘汰扶蘇﹐楊廣淘汰楊勇﹐從人才優劣的角度競爭而論﹐呈現的是反向的遊戲規則。本來中國歷史的天子之位﹐非偷即盜。雞鳴狗盜之徒胡亥與楊廣奪嫡﹐偷無忌﹐盜無道﹐達到了渾不吝的地步﹐反倒成為太子的不二人選。具備流氓性格的皇子們能夠滅大哥繼大統﹐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渾者通吃」是貫穿中國歷史的一個遊戲規則﹐縱觀中國兩千年封建歷史舞台上﹐最吃得開的角色就是流氓。流氓的生存哲學是不僅與大俠相通﹐而且還與「天子」一脈相承。如果說封建社會是個大籠子﹐那麼﹐唯有英雄與流氓可在籠子外蹦躂﹐而良民與仁者則望塵莫及﹐畫地為牢﹐永遠不敢跳出牢籠。
  其間﹐流氓與英雄的角色也是不停轉換的﹐以成功論英雄﹐以失敗喚流氓。當天子涉及流氓與英雄的評價時﹐除了利國利民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外﹐是否坐穩皇位實為檢驗的唯一標準。所以說﹐同樣是幹掉大哥﹐功敗垂成的胡亥與楊廣是流氓﹐而「千古一帝」李世民則是大英雄。歷史之扮相﹐何其囧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0 21:31 , Processed in 0.10144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