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2|回復: 1

[外夷傳奇] 日本尼姑為何命苦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7-5 06:33: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做錯了事情,有什麼過失,日本人有一個做法,那就是剃禿頭以示悔悟。所以人們看和尚,尤其是尼姑,總覺得出家有因,不大被世間敬重。追溯歷史,日本第一個出家的是女性。在鑒真和尚渡海而來,日本也可以正式受戒之前,公元584年,從高句麗來的惠便(還俗僧)為司馬達等(生卒年不詳)的女兒島和另兩個女子受戒,後來她們又前往百濟,正式受戒。
  宗教被用來鎮護國家,男人據之為己有,把女性排除在外。到了平安時代,從中國取經歸來的天臺宗鼻祖最澄和真言宗鼻祖空海分別在比睿山、高野山開修行道場,以不淨而有五障之說,嚴禁女人入山。女人靠他力救濟,也得變成男子才往生淨土。日本歷史影視劇常出現尼姑,其實那不是真尼姑,而是貴婦、寡女或老嫗斷髮齊肩,私自「出家」。1872年明治政府宣佈解禁,從此尼姑可以跟和尚同樣修行。翌年,尼姑婚姻也自由。和尚結婚是應當的,不然,和尚沒有老婆,小菩薩哪裏來!而且,寺廟跟店舖差不多,子繼父業,香火是世襲的。尼姑卻少有成家,本來世人就往往猜疑她們無非為感情問題而出家,這甚至是不敬重的主要原因。尼姑老齡化,尼姑庵後繼無人,若不被和尚接手,就只有荒廢一途了。
  《尼姑真命苦》一書好像是作者對尼姑行業的揭發和控訴。她生於1955年,大阪人。設計專科學校畢業後從事廣告業,正趕上日本經濟不可一世的年月,二十六歲時薪水已經是一般女性上班族的三倍,過上獨身貴族的日子。三十三歲時遇見一佛教信徒,用冥想法(觀法)看太陽或者水什麼的,看得眼花繚亂,眼前便出現親鸞聖人。不可思議的體驗讓她關掉了公司,遷居比睿山麓,函授讀佛教大學佛教學科,同時在睿山學院聽講。三十六歲得度,自己用電動推子推光了頭,上天臺宗的比睿山修行兩個月。這種修行與其說是求得證悟或解脫,不如說是從事尼姑業的職業訓練。
  修行之後,拒絕了兩所不是困窘就是偏僻的小庵,進了其他宗派的一等尼姑庵,私心在每週去京都大學聽兩堂課近便。豈料這尼庵,住持年過七十,執事八十來歲,其餘也都是彎腰駝背的老尼。有一對夫婦做飯幹雜活,但男的有病入院,女的也多病,勝本華蓮進庵就下廚。尼姑們的食性很有點可憐,蔬菜冷凍在冰箱裏。食材缺乏,營養不足,作者很快就貧血了。庵裏腌臢,唯住持有看報的自由,久居其間自然就與世隔絕。把貓當孩子溺愛,貓身上生滿了跳蚤。附近的尼姑來聚,談論的話題基本是貓狗。作者不願被搾取勞動,半年後「從尼姑庵出家」,當然也沒人送行,三十九歲考入京都大學研究生院,課題是佛弟子研究。取得博士學位,又留學斯裏蘭卡。現今住公寓,頭是光的,但不穿尼姑服,不為死人做法事,也不搞茶道花道書道。房間裏有一尊從印度買來的小釋迦像,不供養,不祈禱。每天唸經,其實是從事研究。勝本華蓮已不能算傳統意義上的尼姑,充其量半尼半俗。似乎為人也不是省油的燈,筆尖隱隱流露出怨恨。
  書中不厭其煩地指出,遇到不順心的事,以為能夠在尼庵中脫離世俗,以求清心,或者凝視自己,其實呢,蠻不是那麼回事,入庵為尼簡直是自討苦吃。不要上影視劇的當,尼庵的常識是世間的非常識,內外的價值觀截然不同。那裏整個是落後於時代的封建社會,不是修行道場,而是生活的場所,被迫做「家務」,就像是管吃管住的保姆或護工。如果師傅、前輩值得尊敬還可以忍耐,但可悲的是,周圍淨是些反面教師。像她一樣進了門就轉身退出來的,不絕如縷。
  男人剃禿頭未必是和尚,但光頭女性十有八九是尼姑。近年來日本把喜好歷史的女人叫「歷女」,又把喜好佛教或佛像的女人叫「佛女」,似含有女人涉足了男人所好的意思。剃髮出家的尼姑越來越少,但在家的「佛女」,也就是佛經裏說的「善男子、善女人」,日漸其多。讀罷此書,對尼庵裏的「紅塵」驚訝不已,哪裏有什麼「純潔、端莊、美麗」?
發表於 2019-7-6 10:54:07 | 顯示全部樓層
所有的宗教到了日本都會變了樣,有這種事發生,也就不足為奇了,感謝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0 16:23 , Processed in 0.1184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