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4|回復: 0

[認識疾病] 年輕男性猝死 多肇因心律不整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9-19 08:45: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年輕男性猝死 多肇因心律不整

士林地檢署解剖藝人黃鴻升遺體,初判是心血管問題。有醫師認為,突發性心律不整可能性較大,恐是心臟不正常放電釀禍,若發病三十分鐘內沒急救,存活率小於五%;提醒年輕男性也應注意。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鍾伯欣接受聯訪時表示,年輕男性猝死以心血管或腦血管問題居多,心血管疾病方面,他推測心因性猝死可能性較大,其中又分為心肌梗塞及突發性心律不整,綜合相關文獻,每年發生率約萬分之一到千分之一。

鍾伯欣解釋,心肌梗塞主要是心臟血管阻塞,心肌在缺血、缺氧的情況下,導致不穩定電氣變化,但從缺氧到猝死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根據臨床觀察,急診的胸痛患者大多會痛上半小時至一小時,應該不至於突然猝死。

至於突發性心律不整,則是心跳突然太快、亂跳,導致腦部血流不足,鍾伯欣說,年輕男性的突發性心律不整,以「布魯格達氏症候群」(BrugadaSyndrome)最為常見,整體男性盛行率約為千分之一點二,目前已知部分患者因心臟肌肉裡的鈉離子通道具遺傳性異常,導致心臟不正常放電、心跳突然亂掉釀禍。不過,鍾伯欣表示,布魯格達氏症候群患者平時可能完全沒有異狀,相當難診斷,除非做心電圖時正好發病,才有機會偵測到。

鍾伯欣指出,突發性心律不整患者發病時會倒下,若旁人見狀能立即做心肺復甦術(CPR)並以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急救,都有機會救回來,拖愈久、存活機會愈低,基本上發病超過三十分鐘沒急救,存活率恐不到五%。

突發性心律不整來得突然又難以察覺,民眾應如何自保。鍾伯欣坦言,突發性心律不整沒有明確的徵兆可預防,但目前部分穿戴式裝置有偵測摔倒、心跳過快功能,若沒有及時回應,會協助打給緊急聯絡人,或許有機會救命。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 21:28 , Processed in 0.10925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