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21|回復: 0

[保健資訊] 運動耐受力差、呼吸困難別不當一回事! 當心「這病」悄上身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10-25 05:48: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慢性肺栓塞性肺高壓不再只是個不開刀就無法治療的疾病,導管介入治療配合藥物治療一樣有很好的療效,如果懷疑有此疾病,應盡速到大醫院就診。

50歲的黃先生,五年前因呼吸困難曾至醫院求診,醫師告知電腦斷層發現有肺栓塞需要外科手術,但其因為症狀不嚴重拒絕開刀。幾年來,就一直為呼吸困難所擾,直到最近症狀加劇,才再次就醫;經成大醫院肺栓塞團隊評估後,發現他罹患的是少見的慢性肺栓塞性肺高壓,在安排了四次肺動脈氣球血管成形術治療後,黃先生的呼吸困難終於得到改善。

慢性栓塞性肺高壓 早期無症狀、診斷困難
成大醫院張獻元醫師指出,慢性栓塞性肺高壓的成因是肺動脈栓塞後,因無法消融之血塊長期阻塞及漸進性血管重塑,進一步導致肺動脈壓力相對應增加,而呼吸困難的症狀也會隨之惡化,最嚴重甚至會導致右心衰竭而死亡。

此類病人在早期大多沒有特定的症狀,常見的症狀僅只是運動耐受力差、呼吸困難而已,加上部分病人並沒有明顯的肺栓塞病史,因此在早期診斷上極為困難,甚至有不少病人是由於心臟超音波發現有肺高壓才進一步確診;據過往資料顯示,平均每位病人需要耗費14個月才能得到正確診斷。

肺動脈氣球成形術、傳統手術 2種治療都有效
目前除了藥物治療以及傳統外科手術的肺動脈內膜切除術之外,還有導管介入治療的肺動脈血管氣球成形術。傳統手術目前仍為一線治療,但手術風險確實是個必須考量的因素;而導管介入治療只需從股靜脈或內頸靜脈打針,而後導管深入至肺動脈處理,傷口較小、風險較低且術後恢復快,但缺點是需要分多次治療。

此外,部分資料指出,肺動脈氣球成形術與傳統手術在效果上相去不遠,大部分病人都能從這兩項治療中得到良好的療效。

不用開刀也能治療 身體出現異狀應快就醫
目前慢性肺血栓性肺高壓可使用肺部灌流/通氣掃描(V/Q scan)篩檢是否有灌流異常,也可使用心臟超音波檢查是否有肺高壓,如果兩者都有問題,再安排進一步電腦斷層肺動脈攝影及右心導管確診。

張獻元醫師強調,慢性肺栓塞性肺高壓不再只是個不開刀就無法治療的疾病,導管介入治療配合藥物治療一樣有很好的療效,如果懷疑有此疾病,應盡速到大醫院就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3 06:45 , Processed in 0.1292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