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7|回復: 0

[保健資訊] 腹部術後配合整腸藥 加速傷口癒合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11-17 11:25: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腹部術後配合整腸藥 加速傷口癒合

腹部手術完成之後,可能會有組織沾黏問題。執業中醫師呂庶熙表示,接受腹部手術後容易產生組織沾黏,而且沾黏程度跟復原時間成正比,亦即復原時間愈長、沾黏範圍愈廣,因此,建議患者術後盡早痊癒,以便降低組織沾黏,傳統中醫可以配合使用整腸藥加速傷口癒合。

呂醫師指出,不管是傳統手術或是腹腔鏡手術,其實多少都有組織沾黏問題,差別在於前者腹部傷口大、後者腹部傷口小。此外,很多民眾接受腹腔鏡手術後,有些病患常會忽略術後調養,殊不知雖然腹部表面傷口小,但是內部仍有一些傷口存在,特別是腸道容易發生沾黏。

人體傷口癒合過程當中,自然會出現組織沾黏,只是程度多寡而已。呂醫師指出,倘若病患腹部出現組織沾黏,腹腔可能隱隱作痛,而且帶有悶痛感,甚至癒合時間拖得愈久,沾黏範圍愈大,等到完全復原之後,患者還可能經常出現脹氣、便祕、腹瀉等後遺症,這些症狀多半持續出現並不會消失。

建議病患術後繼續接受治療,可望降低組織沾黏、加速傷口癒合,只要經由手術醫療團隊評估之後即可,中醫常用香砂平胃散、六君子湯、安中散等中藥方來改善腸道蠕動,減少沾黏情形,同時酌加疏經活血湯、歸脾湯、小活絡丹等中藥方來加速癒合速度。

中醫療法以內服中藥為主、外用針灸為輔,針灸合谷、太沖、三陰交、血海、足三里、曲池等穴道可以起到止痛等作用。合谷穴位在手拇指、食指合攏後肌肉隆起處;太沖穴位在腳拇趾與食趾間,往上約一•五公分凹陷處;三陰交穴位在小腿內側,足內踝上緣三寸處,在踝尖正上方脛骨邊緣凹陷的地方。

血海穴位於大腿內側,從膝蓋骨內側上角,也就是在上面約三指幅寬度的地方;足三里穴位在膝蓋附近,腳外膝眼直下三寸的地方;曲池穴位在肘部,取穴時必須彎曲肘部,就在肘橫紋外側端凹陷處。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7 01:14 , Processed in 0.1373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