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5|回復: 0

[飲食健康] 吞食異常 銀髮族群隱憂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12-2 08:13: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吞食異常 銀髮族群隱憂

據國健署公布的數據,台灣65歲以上長者有12.8%經評估為吞食異常,意即每10個高齡者可能就有1個有輕度以上之吞食障礙。由此顯見,吞食困難已成為銀髮族群一大難以察覺的隱憂,而台灣目前老年人口成長迅速並且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此問題更不可忽視。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秘書長王雪珮表示,對於吞食困難患者的照顧,調整食物質地是關鍵。

吞食困難之所以需要被重視,是因為患者因吞食肌肉退化,無論喝水或進食皆容易發生嗆咳,長期吃不下或吃不好,易導致營養不良,身體健康日益衰退。針對上述狀況,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秘書長王雪珮呼籲,民眾和照護者應重視吞食困難的影響,若有吞食困難的症狀應及時運用國際吞嚥困難篩查工具EAT-10進行初步吞食篩檢,並尋求專業的幫助,若經EAT-10初步診斷達3分以上,可能就有吞食困難的前兆,建議及時諮詢語言治療師、復健科或耳鼻喉科醫師等專業醫事人員,確認適合患者的飲食質地等級,針對不同吞食困難程度,將食物適當地增加「滑順度」與「凝聚性」,以幫助患者順利、安全進食。

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秘書長王雪珮表示,對於吞食困難患者的照顧,「調整食物質地」是關鍵。對此,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化委員會制定了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The International Dysphagia Diet Standardisation Initiative,簡稱IDDSI),該項標準將飲食質地分為八個連續等級(0-7級),透過醫師、語言治療師等專業醫事人員詳細評估患者的狀況後,可依據相對應該程度的進食能力及食物質地為患者製備飲食,讓長輩安全進食、享受「吃」的樂趣。

王雪珮也分享,過往部分照護者會選擇使用太白粉及糯米粉等天然澱粉勾芡,幫助患者增加食物濃稠度,但太白粉需在食物加熱過程使用,並且冷卻後會使食物有出水及結塊等問題,反而更容易造成嗆咳的風險。因此,王雪珮建議照護者可搭配市面上針對吞食困難需求開發的商業配方,此類型食物增稠劑不僅無色無味、不受冷熱溫度影響,也可在不改變食物外觀及風味的前提下,顧及食團的軟嫩度及黏稠度,提供照護者更便利與安全的選擇。

長者因吞嚥困難到藥局尋求諮詢、協助時,藥局專業藥師亦會提供相關衛教知識,例如:在用藥或進食時,務必呈90度坐姿,且喝水時盡量不要仰頭,避免流速過快導致嗆咳,可先把水含在嘴裡,微微低頭,再緩緩適量吞下,即可降低嗆咳風險。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3 08:53 , Processed in 0.1153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