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回復: 0

[保健資訊] 鼻水「共共流」? 30歲男驚見臺灣首例翼管神經瘤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1-15 06:16: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長在翼管神經上的腫瘤屬於「神經髓鞘瘤」,把神經當作電線形容,神經髓鞘瘤就是從包覆銅線的絕緣層長出腫瘤,儘管神經髓鞘瘤多為良性,但若腫瘤持續長大,將壓迫周邊神經與血管,可能影響視力與顏面感覺,不僅更難處理,傷口也會更大,復原期更長。

三十多歲的張先生,從小就有鼻過敏症狀,一吃東西不論冷熱,都會鼻水直流,吃藥、噴鼻噴劑都無法改善。張先生原想放棄治療,但看到侄子嚴重鼻過敏流鼻水,就診後接受翼管神經手術解決,重燃希望而就醫;經手術前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右側翼管神經靠近翼顎窩附近有一個約二公分腫瘤,有如晴天霹靂,完全不知所措。

翼管神經瘤 臺灣首次報告第一例
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許原禎醫師表示,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許原禎醫師表示,翼管神經瘤全世界不到20例,這是臺灣首次報告第一例,相當罕見。長在翼管神經上的腫瘤屬於「神經髓鞘瘤」,把神經當作電線形容,神經髓鞘瘤就是從包覆銅線的絕緣層長出腫瘤,儘管神經髓鞘瘤多為良性,但若腫瘤持續長大,將壓迫周邊神經與血管,可能影響視力與顏面感覺,不僅更難處理,傷口也會更大,復原期更長。

開顱手術易留後遺症 兩階段微創避免神經傷害
根據文獻紀載,過去翼管神經瘤都採開顱手術,自鼻腔切開上頷骨頭,才能打開手術視野摘除腫瘤,但這方式傷口大,復原時間長,很容易造成感染,且可能有臉麻與視力衰退等腦神經受傷後遺症。

為了縮短病人復原時間並降低臉麻與視力副作用,許原禎醫師採兩階段微創手術。第一階段手術截斷翼管神經解決病人吃東西嚴重流鼻水過敏,同步為第二階段腫瘤摘除手術建立通道,避免傷害三叉神經與周邊組織,造成後遺症。

由後往前手術費工 病人術後復原困擾少
第二階段腫瘤手術,從前階段手術建立的通道,以內視鏡由後往前摘除腫瘤。許原禎醫師說,雖然由後往前手術比較費功夫,但透過微創手術保留原本黏膜組織,減少不必要的破壞,不但術後復原快,對病人日後生活比較不會造成困擾。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8 17:28 , Processed in 0.1466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