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1|回復: 0

[保健資訊] 治療高風險型心律不整 低輻射立體定位併冷凝燒灼降風險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2-22 07:43: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傳統心室上頻脈心導管電燒灼手術雖成功率達九成以上,但病患得接受輻射線的曝露,得承受潛在性輻射傷害風險。臺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心臟電氣生理科主任謝育整指出,目前已能透過三度空間立體定位儀精準定位病灶,大幅降低射線的曝露劑量,保護年輕患者。

陣發性上心室頻脈屬於年輕較為常見的心律不整,治療上,傳統心室上頻脈心導管電燒灼手術雖成功率達九成以上,但病患得接受輻射線的曝露,得承受潛在性輻射傷害風險。臺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心臟電氣生理科主任謝育整指出,目前已能透過三度空間立體定位儀精準定位病灶,大幅降低射線的曝露劑量,保護年輕患者。

低輻射立體定位併冷凝燒灼 台中榮總完成四名個案
此外,傳統的熱燒灼可能會同時損及正常傳導路徑,使用新型的冷凝燒灼導管則能有效降低併發症的風險,但目前能同時結合兩項技術治療高風險型心律不整,在全球較為少見。謝育整醫師表示,院內已有四名個案,藉由低輻射立體定位併冷凝燒灼治療,成功解決高風險型心律不整的病症。

三度空間立體定位改變電阻 不需擔憂輻射線曝露
三度空間立體定位系統可藉由電阻的改變來偵測定位導管在心臟內的位置,不再需要輻射線曝露就可以達到和傳統X光透視一樣的效果。臺中榮總李政鴻醫師說明,至於新型的冷凝燒灼導管,即使不慎凍傷正常的迴路,只要馬上回溫,幾乎都可以回復,提升安全性,因此藉由結合兩項技術,不僅手術安全,也能提高治療成功率。

低輻射立體定位技術 輻射曝露量降低約90%
台中榮總及嘉義分院的心臟電生理團隊在心室上頻脈使用低輻射立體定位技術,在109年共服務了22位成人病患,輻射曝露量較傳統手術大幅降低約90%。謝育整醫師強調,透過此技術可望未來能幫助年輕心律不整族群可以在極低輻射線的曝露下,精準完成定位及手術,安心接受治療。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9 01:59 , Processed in 0.0997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