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93|回復: 0

[認識疾病] 長者出現多重不適 常因老年憂鬱症引起 及早發現就醫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4-24 09:23: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長者出現多重不適 常因老年憂鬱症引起 及早發現就醫

「醫師,我媽媽最近都吃不下也不想去種菜,晚上幾乎沒什麼睡,嘴巴還會說活這麼久也沒意思…」衛福部草屯療養院老年精神科醫師高靜玲提到,門診中常會有上述的家屬憂心忡忡的帶著家中長者前來就診,在醫師排除生理疾病所致因素後,發現常是因老年憂鬱症引起。

典型的老年憂鬱症狀可分為輕度及重度。輕度的憂鬱症狀通常出現不太明顯的憂鬱情緒,像感到挫折、鬱悶、心中不滿、看什麼都不順眼、憤怒、易發脾氣、失望等,並會伴隨產生一些焦慮、不安、激躁等情緒,患者自己會體會到情緒無法控制,心浮氣躁,而感到不安害怕。另外在睡眠方面,會出現入睡困難型失眠,易驚醒及夢多現象。

重型憂鬱症方面,其症狀主要以嚴重憂鬱情緒及喪失對以往有興趣事物之喜好為主,這種憂鬱情緒表現出來的是明顯的情緒低落、表情愁苦、易流淚、時常搖頭嘆息。此外,這種嚴重憂鬱的情緒也影響患者的生活興趣及日常活動,例如,以往每日必看的報紙新聞、電視節目以及參與一些社交活動、宗教團聚及休閒活動,此時也變得完全沒有興趣、退縮。

此外,患者也變得不想說話,反應變慢,思想遲鈍,做事猶豫不決,動作也變得呆滯。同時,患者的睡眠也變得不正常,通常患者極易入睡,但睡了一、二小時後,半夜就醒來。此時情緒壞到極點,再也不能入睡。重型症狀還會出現一些悲觀的想法,例如覺得自己沒有存在價值,沒有希望,也沒人能幫助他,嘴上經常喊著「怎麼辦」,並認為自己是廢物,不應存在世上,嚴重的個案會出現想死及自殺的念頭。

在身體因素方面,老年人較年輕人易發生慢性疾病,例如:腦中風、關節骨骼退化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病、巴金森氏病等,這些慢性病都會影響患者的身體形象、自主性,而使其自尊心受到打擊。由於這些慢性病造成身體殘障及疼痛,引起患者行動不便,不能自由行動去從事自己喜歡的事物,甚至連自己最起碼的日常起居生活也需要家屬或他人協助代勞,對一個自尊心強的老年人而言,就很容易產生憂鬱症。

在心理方面,例如:老年人在年輕時的個性較傾向要求完美,對事期望過高、易自責,或除了工作外沒有任何嗜好或休閒活動者,在年紀大時也易發生憂鬱症。在社會家庭方面,老年人較年輕人易產生失落感,因老年人較易遭受一些引起失落感的情形,例如:退休、家人或好友之離去或死亡、錢財房子之損失等,失去一向極為珍惜或心愛的人、事、物,就容易產生憂鬱症。

老年人一旦有憂鬱症狀,不論輕重,都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其生活品質,如不及早治療,可能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憾事,不可不慎。對於輕型憂鬱症在門診治療即可,除了服用一些抗鬱藥物,還必須接受認知及支持性心理治療,消除心中負面消極的想法,並擴大自己社交及精神活動層面,改善生活品質,使生活變得有意義。重型憂鬱症則以住院治療為主,治療方法包括抗憂鬱藥物,抗焦慮藥物,抗精神藥物的治療,待急性症狀消除後,則需要接受心理、認知及行為治療。

在一般老年人口中,憂鬱症的發生率達約二成,女性憂鬱症比例較男性高一倍,老年憂鬱症的症狀很多是以身體不適來表現,也有可能造成記憶衰退、認知功能變差及反應遲鈍,一般人也可能誤認為失智症。當發現長者有老年憂鬱的徵兆時,及早就醫治癒率可高過九成,提醒大家關心長者把握治療時機。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1 15:09 , Processed in 0.14895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