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5|回復: 0

[保健資訊] 歐研究:心房顫動早治療,助降低心血管併發症、中風風險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8-27 05:05: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趙子凡醫師提醒,當發現有心跳過快、心跳忽快忽慢等疑似心房顫動症狀,務必盡快就醫、及早接受治療。

一名七十多歲的阿伯平常很喜歡運動,有一次,他突然感覺心臟狂跳、很不舒服,只好趕快去急診。醫師診斷發現,他的症狀為「陣發性心房顫動」所造成的心律不整,便鼓勵他接受治療,但阿伯興趣缺缺,直到心房顫動發作漸趨頻繁,甚至引發心臟衰竭、急性肺積水,他也喘到差點接受插管治療,才驚覺事情嚴重,此時阿伯才願意用藥控制,目前他的心跳都維持穩定,也可以照常運動、生活。

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趙子凡表示,心律不整含括不同類型,而心房顫動是很常見的一種心律不整,主要分為陣發性與非陣發性兩大類。若發作持續時間少於七天,就是陣發性心房顫動,當持續時間超過七天,就是非陣發性心房顫動。若不及時治療,不僅容易產生心臟衰竭,中風風險也會上升。且心房顫動發作時,不少病患會像上述阿伯一樣,感覺到「心臟快跳出來」,或稍微動一下就會很喘,很容易疲累,對生活品質也會產生不少衝擊。

心房顫動一發生,就要盡早展開治療
在2020年的歐洲心臟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 ESC)年會上,有篇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顯示,在心房顫動發生一年內,若病患及早接受心律控制的治療,無論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或中風風險都會有意義的減少。另一方面,過去國外曾有臨床實驗發現,陣發性心房顫動病患接受抗心律不整藥物、抗凝血藥物的治療,因心血管疾病住院風險、整體死亡風險與中風風險也會顯著下降。

「治療陣發性心房顫動,主要目標是在減緩症狀,讓病患的生活品質可以提升,也希望能夠更進一步改善病患預後」趙子凡醫師指出,由於有實證醫學證據證明抗心律不整藥物對改善陣發性心房顫動病患的預後狀況確實是有幫助,因此在治療策略上就會針對適合的病患,建議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進行心律的控制,來降低心房顫動的發生。

慎選藥物、規律用藥,才能全方位守護心臟健康
此外,趙子凡醫師也觀察到,像抗心律不整藥物會有一些副作用或禁忌症,當醫師、病患擔心這些副作用、禁忌症,可能需要考慮選擇較適合病患的抗心律不整藥物。

趙子凡醫師也提醒,有些病患擔心服用抗心律不整藥物後,可能需要用藥一輩子,事實上,醫師開藥時會視病患的病情變化進行調整,病患若因害怕吃藥而逃避治療,一旦出現心臟衰竭、中風等併發症,治療就會更困難。另外,有些心房顫動病患沒有明顯症狀,但還是存在嚴重併發症風險,因此當發現心跳不規則、心跳過快或忽快忽慢,建議盡快就醫、找出原因,並及早治療,才能免於心臟衰竭和中風的威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3 00:18 , Processed in 0.17470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