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59|回復: 0

[保健資訊] 腦轉移乳癌病友不煩「腦」 小分子標靶藥物治療新曙光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9-14 05:08: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


臺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專任主治醫師王明暘表示,乳癌患者腦轉移比例約占所有器官轉移15%-20%,其中大約一半都是HER2陽性患者,因此腦轉移一直都是HER2陽性患者臨床治療上一大難題。

根據2018年國健署發布之癌症登記報告,乳癌位居台灣癌症發生率之首,其中約20%-25%患者為高轉移、高復發、惡化的HER2陽性。隨著全身性藥物治療進步,多數病人癌細胞器官轉移的狀況都控制得越來越好,唯獨腦轉移病患比例增加,近來發展出小分子標靶藥物等術後強化輔助治療,除了協助再降低30%的復發風險,在臨床研究中也觀察到不管是哪種類型的病患,腦轉移比例都有下降的趨勢。

HER2基因過度表現 乳癌細胞腦轉移成一大難題
HER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為細胞表面的生長因子接受器,主要功能在於調控細胞的生長與分裂。HER2陽性乳癌患者即HER2基因過度表現,使癌細胞快速增生,因此也較易有轉移、復發現象。

臺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專任主治醫師王明暘表示,乳癌患者腦轉移比例約占所有器官轉移15%-20%,其中大約一半都是HER2陽性患者,因此腦轉移一直都是HER2陽性患者臨床治療上一大難題。

血腦屏障阻擋 大分子標靶藥物治療受限
針對HER2陽性乳癌患者,術後一年接受抗HER2標靶藥物作為輔助治療為國際公認標準療程,對於絕大部分器官轉移及復發情況都有顯著效果,但臨床上卻發現癌細胞腦轉移患者比例增加。

對此,王明暘醫師解釋,傳統標靶藥物通常為大分子藥物,經由血液注射達到不錯的治療效果,但因腦部血管有低通透度血腦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是阻止化學物質進入腦部的天然防禦機制,因此大分子藥物對於腦部組織穿透力不夠,才會造成腦轉移患者比例增加的現象。

新興小分子標靶藥物 降低腦部復發風險的趨勢
近來醫藥科技進步,HER2陽性乳癌患者除了傳統標靶藥物治療外,分子量較小的小分子標靶藥物成為強化輔助治療新選擇。在臨床治療方面,王明暘醫師說明,小分子藥物作為強化輔助治療可有效降低30%的復發風險,腦轉移比例也有下降的趨勢,對過往治療遇到的困境是相當大的進步。

兩年一次乳房篩檢 及早發現、治療改善預後
雖然台灣乳癌發生率高,但因傳統治療方式包含化療、放療,與新型態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輔助治療並進,提升了協同治療效益,不只晚期HER2陽性乳癌患者有更多治療選擇,早期HER2陽性乳癌患者也能有較良好預後。

因此王明暘醫師呼籲,乳癌患者最重要的還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國健署也提供45歲以上婦女每兩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建議民眾定期接受檢查,就自己臨床經驗來看,等到症狀出現才就醫通常都已是乳癌晚期。

https://youtu.be/PTdBjRiwIY4?t=12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3 12:13 , Processed in 0.0881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