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3|回復: 0

[保健資訊] 年紀輕輕就洗腎? 「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作祟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9-29 05:16: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


高治圻醫師分享,多囊腎患者腎臟會產生大小不一的水泡,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生活與一般人無異,初期就發現多囊腎普遍因為定期健檢。

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調查顯示,台灣末期腎臟病發生率、盛行率已連續多年排名全球前三高,難以擺脫「洗腎王國」之名。一般民眾對於洗腎者印象往往都是「高齡者」,但其實年輕洗腎者比例也不低,而導致年輕就洗腎的元兇之一,就是佔據洗腎人口比例約5%至10%的「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

50%遺傳機率 「多囊腎」腎臟水泡持續增生
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屬於染色體基因變異造成的遺傳性疾病,患者不分男女均有約50%的機率會遺傳給子女,求診患者中大多都有相關家族病史,僅有約10%是個體基因變異導致。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高治圻醫師表示,因為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患者腎臟會產生大小不一的水泡,又有「多囊腎」、「泡泡腎」等別稱。

初期症狀不明顯 隨年齡增長腎功能逐漸惡化
高治圻醫師分享,多囊腎患者腎臟會產生大小不一的水泡,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生活與一般人無異,初期就發現多囊腎普遍因為定期健檢。然而,臨床經驗而言,患者普遍仍是在40、50歲後,隨年齡增長,水泡大小、數量、增生速度增加,直到佔據了正常組織生長空間,且影響到腎臟功能才被診斷出來。

多囊腎初期主要有高血壓、泡泡尿等臨床表現,隨水泡數量增加,可能會出現腹痛、腰酸背痛等類症狀。但過去因藥物發展限制,無藥可直接控制病程惡化,僅能透過調整生活作息、控制血壓等方式減緩病情發展。

多囊腎口服藥物利大於弊 可申請健保給付
近年來醫藥科技蓬勃發展,終於開發出多囊腎口服藥物。多囊腎口服藥物可減緩水泡增長、變大以及增加的速度,進而延緩患者腎功能惡化。高治圻醫師強調,多囊腎口服藥物已獲得健保給付,患者治療經濟負擔大幅降低。

高治圻醫師說明,此藥目前最顯著的副作用就是頻尿,但患者不用過度擔心,可以透過調整服藥時間,減緩夜間頻尿情況,有望恢復睡眠品質。整體來說多囊腎口服藥物還是利大於弊。

注重飲食少油、少鹽 避免激烈運動
不管是什麼疾病,除了尋求醫師診斷治療之外,患者的積極配合也相當重要,多囊腎患者除藥物輔助外,平時也要注重低油、低鹽飲食,保持適當體重,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高治圻醫師建議,多囊腎患者為避免腎臟水泡破裂、出血甚至感染,應儘量避免激烈運動,但為維持正常肌力,適量運動還是必須,如因擔心就完全不動,反而會產生肌少症、提早衰弱等問題。

https://youtu.be/Y0jwQ2sH8KM?t=12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3 23:54 , Processed in 0.2551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