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4|回復: 0

[保健資訊] 要與偏頭痛和平共處?陳建志:找對方法治療就不必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1-26 14:35: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好醫師新聞網     2022/01/26 11:31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高雄報導
一名30歲女性,就職於某網路公司,這半年來,每天早上一進辦公室,會先胸悶,喘不過氣來,沒多久後,整個頭開始悶脹,肩頸痠痛。午休要結束時,不僅頭皮抽痛,還會感到一陣一陣地天旋地轉,都得服用止暈藥,否則會噁心到無法工作,一直要到下班回到家後才會緩解。隔天,又是一樣的病症輪迴。

案例中患者首先以為是腦部長腫瘤,可是核磁共振檢查卻又正常。再來就以為是氣血不足或自律神經失調,接受過針灸及血清素受器調節劑等治療。因為跟工作有關,也求診過職業醫學科。很特別的是,只要放假或休假,就不會發作。

高雄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主治醫師陳建志表示,該患者其實是罹患了慢性職場性前庭性偏頭痛 (chronic workplace vestibular migraine),不僅是偏頭痛發作,還多了眩暈,且跟工作有關,已是造成大多數年輕上班族頻頻眩暈及頭痛發作的重要原因,常見於行政、客服、櫃台、護理、產線作業員…,有人因此常請病假,甚至辭職換工作。

擁有神經科、耳鼻喉科雙專科醫師資格的陳建志說,前庭性偏頭痛,說穿了其實是大腦警報器,永遠都在,用來警示我們即將遇到危險或是吃到有毒食物,但警報器太常響起或想得太大聲,就會變成一種疾病。檢查的目的在於設法找到啟動警報的病因,例如青光眼、基底動脈狹窄、椎動脈狹窄、鼻竇炎、頸部痠痛、睡眠障礙…等等,治療並非只是止痛止暈,而是要去解決啟動警報的病因,才能減少發作。

若只是職場矛盾所致,建議患者應有平日適度的運動。陳建志醫師表示,最簡便的方法莫過於步行或騎腳踏車上下班,最好能到流汗的地步,可預防病症發作,也可紓解壓力與維持健康。每天一上班,在病症發作前,例如感到胸悶或焦躁不安時,趕緊口服預防性藥物,例如乙型腎上腺素源性受器調節劑或丙型胺基丁酸受器調節劑,不要讓病症發作,才有辦法打破大腦裡錯誤警示的神經記憶。經顱磁刺激術可以強化大腦功能,有助於抑制疾病發作。

陳建志醫師強調,有鑒於需要持續性大量體力勞動的工作,例如工人、挑夫、農夫、尋山員…,就極少罹患此病,突顯肌肉運動可以預防此病;而職場老鳥也較少出現此病,除非調職升官,突顯適應環境的重要性。有類似病症者,宜及早就醫,以免演變成頑固性天天發作。

(資料來源:好醫師新聞網)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8 06:53 , Processed in 0.1179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