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6|回復: 0

[保健資訊] 邊做家事、邊顧小孩 當心「媽媽手」痛起來要人命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2-4 03:52: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在眾多門診常見的疾病當中,有個疾病的俗稱就跟媽媽有關聯,那就是「媽媽手」,媽媽手的正式醫學名稱為「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 syndrome),是由一位瑞士外科醫生(Fritz de Quervain)於1895年首次描述了病況而命名,這個疾病是指兩條控制拇指的肌腱及外層腱鞘的發炎現象。

在眾多門診常見的疾病當中,有個疾病的俗稱就跟媽媽有關聯,那就是「媽媽手」,媽媽手的正式醫學名稱為「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 syndrome),是由一位瑞士外科醫生(Fritz de Quervain)於1895年首次描述了病況而命名,這個疾病是指兩條控制拇指的肌腱及外層腱鞘的發炎現象。

媽媽手常見的症狀
拇指兩條肌腱的發炎進一步造成手腕外側(拇指側)的疼痛,有些人會伴隨痙攣、壓痛、灼熱感以及腫脹,嚴重時甚至會有抓握困難的現象發生。拇指和手腕的活動往往會使疼痛加劇,有些人疼痛會傳遞到到拇指或前臂。

媽媽手的成因與好發族群
目前醫界對於媽媽手的成因尚未有定論,國外的研究發現腕部反覆彎曲或活動的工作(例如,轉螺絲、數鈔票或大量使用滑鼠)可能是好發原因 ,而反覆腕部活動也與許多家事相關(例如,抱小 孩、切菜、擦洗物品、搬重物、園藝、收割和除草等)。統計結果顯示女性也比男性更為常見,時常會發生在懷孕期間或是懷孕生產過後的新手媽媽。因為與做家事相關和好發於媽媽,正是狄奎凡氏症被稱作媽媽手的主要原因。

媽媽手的診斷
媽媽手以往是根據病史和理學檢查在臨床上 診斷出來的,臨床有些疾病可能會與媽媽手有相 似的表現(例如、拇指關節炎與周邊神經壓迫等),但隨著醫療儀器的進步,在復健科診間,可以透過超音波檢查來確診是否為媽媽手,超音波可以即時觀察滑囊旁邊是否因積水而腫脹,或是有急性發炎的現象。

治療方式
1.     休息與配戴副木
急性期可透過休息以減緩發炎症狀,治療師會依病人的手製作合適的副木,將發炎的拇指擺位在放鬆的姿勢,減少患部出力的動作。

2.     藥物治療
消炎止痛藥有助於減輕疼痛並抑制患處的發炎現象。

3.     物理治療
物理儀器治療可減輕炎症和疼痛並促進癒合:超音波、短波、低週波與雷射。

4.     注射治療
超音波導引注射低劑量類固醇在發炎的肌腱周遭,可以抑制急性的發炎,但因較具侵入性,有些醫生會建議上述三種保守治療無效後才考慮注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8 06:49 , Processed in 0.09777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