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8|回復: 0

[保健資訊] 下肢傳統復建痛到哀叫 「機器人」輔助訓練幫大忙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5-3 06:04: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簡郁佩指出,「下肢行走復健機器人」有別於傳統復健輔具,不會有吊在胯下的不適感,能透過外骨骼機械結構以及自動化控制系統,代替治療師的雙手,帶動患者的雙腳進行踏步訓練,加上下肢有配備安全綁帶,包覆性、支撐性高,讓患者有腳踏實地的感覺,減少復健時的疼痛感。

78歲王姓老婦人去年車禍導致骨盆骨折,因患有嚴重骨質疏鬆,傳統復健方式常讓她痛到哀叫連連,經醫療團隊建議採用「下肢行走復健機器人」輔助,幫患者穩定下半身和訓練肌力以及站立,執行一個月後,復原情況漸入佳境。

七旬嬤臥床下肢力不足 傳統復建疼痛難耐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簡郁佩表示,患者去年11月因為車禍導致腦傷以及骨盆骨折,雖不用開刀,但得臥床讓骨盆骨裂處自行恢復,只是躺床三個月之後,因缺乏活動,導致下肢力量不足,後續雖安排婦人採用傳統站立訓練,但患者還是會因骨盆疼痛難耐,每每訓練都無法順利完成,因此建議採用最新引進的下肢行走復健機器人扮演小幫手。

下肢行走復健機器人 包覆支撐減少疼痛
簡郁佩指出,「下肢行走復健機器人」有別於傳統復健輔具,不會有吊在胯下的不適感,能透過外骨骼機械結構以及自動化控制系統,代替治療師的雙手,帶動患者的雙腳進行踏步訓練,加上下肢有配備安全綁帶,包覆性、支撐性高,讓患者有腳踏實地的感覺,減少復健時的疼痛感。

復健部部長周立偉也強調,下肢行走復健機器人能支持與帶動下肢的三個關節,模擬正常時的行走步態,隨著患者的狀態調整行走速度、步伐,導正患者正確的走路姿勢,同時還能即時監測患者血壓、心跳和血氧濃度,確保患者在使用時安全無虞。

量身定做復建計畫 降低受傷可能性
周立偉說明,下肢行走復健機器人可為每個病人量身訂做復健計畫,不僅突破先練站再練走的治療階段,提早進入安全保護下可部分承重的行走訓練,患者也更樂於接受復健治療,增加自信心,搭配完整的安全防護措施,也能減少復健過程受傷的可能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31 04:27 , Processed in 0.1259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