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回復: 0

[保健資訊] 1歲嬰不慎燙傷 第一時間「這樣做」減輕傷口不適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6-15 02:34: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整形外科與醫療團隊上週為一名1歲的Covid-19確診燙傷幼兒進行清創手術,術後透過適當的輸液支持及傷口照護,目前順利出院轉門診治療。

家中孩童日常生活中燙傷事件時有所聞,尤其嬰幼兒因為好奇心與活動力強,一不留意就可能接觸火源、熱源或不慎打翻熱水導致燙傷,若燙傷傷口未接受適當治療恐有感染風險!

傳統燙傷藥膏 難清除壞死組織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整形外科與醫療團隊上週為一名1歲的Covid-19確診燙傷幼兒進行清創手術,術後透過適當的輸液支持及傷口照護,目前順利出院轉門診治療。

呂明暐醫師指出,患者的燙傷範圍遍布右前、右外側軀幹、下巴及右上肢等部位,呈二至三度燙傷,佔全身體表面積約13%。在嬰幼兒如此大面積燙傷的情況之下,傳統燙傷藥膏的方式由於需直接擦拭傷口,常造成極大的不舒服及患者的激烈哭鬧抵抗,亦不容易確實的清除傷口上的壞死組織,時間久了容易有系統性感染風險。

清創手術+抗菌敷料 降低換藥、不適頻率
醫師在評估並與家屬討論後決定安排清創手術,透過術中適當的傷口清創後,使用銀離子抗菌敷料覆蓋傷口,降低傷口感染並減少傳統換藥的頻率跟不適。

呂明暐醫師表示,嬰幼兒因血管較細小,本就不容易置放周邊靜脈導管,而在哭鬧、食慾下降及大面積傷口等水分易流失情況下,讓手術麻醉前準備工作又多花費不少心力,所幸經過適當清創,燙傷面積逐漸縮小,病患哭鬧程度也越來越低,又恢復了以往的活力。

第一時間「沖脫泡蓋送」 減少受傷範圍
由於嬰幼兒的皮膚較薄,加上免疫系統仍相對脆弱,面對同樣的燒燙傷,受傷的深度及感染機率可能會比成人嚴重。呂明暐醫師提醒,一旦發生燒燙傷之意外,應依「沖脫泡蓋送」的順序進行處理,並趕緊送醫;正確的急救措施有助減少皮膚受傷範圍、減緩傷口不適,並且減少後續感染機率。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8-2 11:43 , Processed in 0.1003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