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70|回復: 0

[認識疾病] 化放療使用癌因性疲憊症藥物 度難關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9-28 11:06: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化放療使用癌因性疲憊症藥物 度難關

長期胸口不適,當心癌症找上身。一名六十多歲的婦人,平時喜歡小酌,一年多來持續胸悶、體重遽降,就醫確診食道癌二期,爆瘦十六公斤的她,癌疲憊指數已達中重度程度,擔心體力撐不過化放療程,合併使用癌因性疲憊症藥物,終於順利完成化放療與手術治療,腫瘤完全消失。

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二○一九年食道癌總發生人數二六五六人,男性以二四九一人佔比超過九成,食道癌高居男性癌症發生率第六位,雖可說是「專屬男性的癌症」,但女性也不可輕忽,醫師提醒,有長期喉嚨沙啞、吞嚥困難,或體重莫名驟降,都應提高警覺,提早接受檢查。

食道癌主要分鱗狀細胞癌和腺癌,逾九成台灣患者為鱗狀細胞癌。馬偕醫院外科部副部長、胸腔外科黃文傑主任解釋,食道癌主因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包括菸、檳榔、過量飲酒,常食用高溫或太燙食物,醃漬物、煙燻燒烤加工肉品等,這些都會刺激食道黏膜,增加罹癌風險。

「幾乎所有癌症都是沉默殺手」,黃文傑主任表示,像食道癌初期腫瘤剛形成,不會有痛感,體積小不影響吞嚥,難以察覺;隨著腫瘤體積漸增,才漸漸出現吞嚥困難、聲音沙啞等症狀,此時常已惡化至二期以上。

預防食道癌,首重改掉不良生活習慣;然而,若不幸罹癌,早期發現也屬萬幸。黃文傑主任建議,健檢做胃鏡時,可加做「食道鏡」,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一期以前的食道癌,腫瘤體積小且未擴散,會施以手術切除治療,二期以上則會先化放療再進行手術;黃文傑主任臨床觀察,多數患者在接受化放療時,會出現癌因性疲憊症(Can-cer-Related Fatigue,CRF),加上食道癌患者本身就常有營養不良的狀況,容易體力不堪負荷療程,進而影響效果甚至終止治療。

一項由三家醫學中心共同執行的研究計畫,將癌因性疲憊症處方新藥合併化放療藥物,用於食道癌病人。計畫總主持人黃文傑主任表示,已有研究證實,癌疲憊藥物能促進免疫系統的巨噬細胞,在分化時多朝能「增強殺手細胞對癌細胞的辨識,強化毒殺腫瘤能力」的M1型發展,故此計畫在觀察癌疲憊藥物在改善病人疲憊狀況同時,能否具有輔助提升化放療治療的效果,預計年底完成收案。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31 22:02 , Processed in 0.1189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