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96|回復: 0

[保健資訊] 反覆腹瀉加上血便小心是「潰瘍性結腸炎」! 醫1招揪病灶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7-7 05:49: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是發炎性腸道疾病(IBD)的一種,主要為遺傳與環境相互影響所導致的終身疾病,而非一般細菌、病毒感染導致的大腸結腸炎。

70歲賴伯伯最近經常腹瀉、腹脹,嚴重時還有血便情形,忙碌或壓力一來症狀更是嚴重,自行到藥局購買止瀉藥服用仍未改善,其症狀反覆已有一個多月,甚至出現疲倦無力情形,體重也急遽下降,家人趕緊將其送至急診就醫,檢查後發現賴伯伯白血球指數上升及電解質不平衡,最終排除感染性腸炎,診斷為左側「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成因未明 基因、環境、飲食都有影響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大腸直腸科醫師陳昌志表示,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是發炎性腸道疾病(IBD)的一種,主要為遺傳與環境相互影響所導致的終身疾病,而非一般細菌、病毒感染導致的大腸結腸炎。在台灣的盛行率約每十萬人有12名患者,每年約新增350位確診人數,男性比女性多(男女比例約為1.4~1.6:1),好發年齡層為20歲至40歲之間,但也有少數幼兒及年長者得病。IBD成因未明,目前研究顯示與基因、環境、飲食等有關,包含過多精緻加工飲食、抽菸、生活壓力、藥物及高社經地位等,目前疾病發生率及盛行率有逐年增加趨勢。

腹瀉為主要症狀 部分人會出現全身性症狀
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症狀主要為腹瀉,多有合併黏液及血便的情況,通常排便次數會變多,其他症狀包括腹痛、裡急後重(想排便排不出來)、大小便失禁、出血、腹痛、嘔吐等;有些病人則會有全身性症狀,如發燒、疲倦和體重減輕等症狀。

大腸鏡檢查揪病灶 按時服藥可控制
陳昌志醫師說明,透過大腸鏡檢查是診斷潰瘍性結腸炎最主要的方式,而有症狀有血便不要輕忽以為只是痔瘡,應儘速就醫安排檢查。值得注意的是,潰瘍性結腸炎需按時服藥,疾病活性都可以得到控制,生活作息應盡量避免熬夜,規律的生活有助於控制病情;而某些患者容易低估此症,一旦生活作息不正常,或忘記按時服藥、自行停藥等,一段時間後症狀又復發,等到嚴重才又回診,這樣反覆發作,對病情控制較不理想。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9 10:10 , Processed in 0.1258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