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2|回復: 0

[認識疾病] 暖化高溫 增加登革熱爆發風險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8-9 10:19: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暖化高溫 增加登革熱爆發風險

極端氣候發生將導致登革熱傳播風險上升持續約一個月,極端氣候造成強降雨、洪水或乾旱,也會提高登革熱流行爆發風險。陳秀熙教授表示,暖化高溫亦增加登革熱爆發流行風險,高溫每增加一度造成登革熱風險平均提高十三%風險。

有研究探討環境因子對登革熱病媒蚊影響分佈佔比,結果發現溫度為病媒蚊分佈範圍主要決定因素,佔埃及斑蚊分五十四•九%與白線斑蚊四十四•三%之病媒蚊適性解釋程度。暖化高溫亦增加登革熱爆發流行風險,高溫每增加一度造成登革熱風險平均提高十三%風險。熱帶季雨地區暖化對登革熱爆發流行風險增幅最高至二十九%。

高溫事件與登革熱爆發流行間隔約一至三個月,熱帶雨季地區與亞熱帶潮濕地區加上高溫提高病媒蚊孵化與存活適性,造成登革熱流行傳播大幅增加,而暖化造成極端熱浪也會提高登革熱流行爆發風險。

碳排放為暖化之主要因素,而登革熱主要影響區域主要為氣溫高且濕度高的區域,對於碳排放全球暖化影響更為劇烈。在中度與高度碳排放氣候情境下中國廣東省、海南省等沿岸區域登革熱的風險提高,且中國大多數主要城市超額風險會隨著時間漸增,幾乎所有沿海城市超額風險大於五十%。對於此登革熱傳播增加威脅臨床醫療亦積極發展疫苗與新療法。

目前登革熱仍以支持性療法為主,當登革熱感染個案進入發燒階段,應觀察脫水與警示徵兆、監測血小板、血比容,重症階段則檢查是否血漿滲漏、嚴重出血等,症狀治療可使用乙醯胺酚或口服補充液,重症住院個案於住院時則避免侵入性治療並監測低血容與凝血異常之危象。目前發展中療法則包含抗病毒藥物如:JNJ-A07、伊維菌素、Doxycycline,以及單株抗體療法(VIS513)、免疫療法(肥大細胞抑制劑、Ketotifen)、代謝抗發炎調控療法(Metformin),在投入臨床運用前則須臨床試驗評估其實證療效。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8 12:24 , Processed in 0.1281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