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回復: 0

[保健資訊] 現役軍人手肘關節脫臼治療仍無力 「韌帶重建術」助重回岡位!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9-20 06:07: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手肘尺側副韌帶損傷常見於肘關節脫臼之病人以及經常需要激烈甩動手臂的運動員身上,以棒球投手和其他投擲運動員如美式足球的四分衛和標槍運動員等最常見。

40歲志願役軍人林先生在軍中訓練時造成手肘關節脫臼,經復位以石膏固定治療。但是在休養一陣子後仍常感到右手肘極度不穩定、使不上力,吃藥、針灸和復健後症狀仍持續了數個月,感到十分灰心。後續在詳細檢查下,才發現是右肘尺側副韌帶(Ulnar Collateral Ligament)斷裂,經醫師建議,進行韌帶重建(湯米約翰)手術後,手肘也終於逐漸改善症狀,回到日常生活崗位。

手肘尺側副韌帶損傷 常見於運動員
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部長黃贊文表示,手肘尺側副韌帶損傷常見於肘關節脫臼之病人以及經常需要激烈甩動手臂的運動員身上,以棒球投手和其他投擲運動員如美式足球的四分衛和標槍運動員等最常見。最近很火熱的大聯盟天使隊日籍球星「二刀流」選手大谷翔平,過去也曾是手肘尺側副韌帶斷裂的受害者,在2018年10月接受湯米約翰手術後強勢回歸,不僅投球逐漸穩定,打擊更是不斷刷新紀錄。

「湯米約翰手術」肌鍵移植重建 術後固定生長修復
林口長庚醫院運動醫學科教授陳昭宇說明,手肘尺側副韌帶重建手術俗稱湯米約翰手術(Tommy John Surgery)。本手術因1974年美國大聯盟投手Tommy John因為長期投球造成手肘尺側副韌帶斷裂,在接受此項手術治療後重新回到大聯盟投球,表現優異後,因此而得名。

陳昭宇解釋,若是較輕微的尺側副韌帶損傷,可以考慮先用石膏或肘支架固定的保守療法;而較嚴重複雜脫臼或伴隨骨折之病人,則需進行手術作固定及韌帶修補。然而,當治療失敗變成慢性的肘關節不穩定之病人,就得考慮施行手肘尺側副韌帶重建手術。

手術過程中需將身上其他部位肌腱(最常使用病人的掌長肌肌腱),移植到破損之手肘尺側韌帶來重建,藉此達到重建肘關節穩定度的目的。術後須使用手肘支架固定在90度,讓重建韌帶有穩定的環境可以生長修復。在門診追蹤過程中,可以把肘支架的活動角度慢慢增加,讓病人可以兼顧復健與避免關節沾黏。

肘關節不適、使不上力 應及早就醫診治
林口長庚醫院運動醫學科醫師李祥安說,林先生是軍中訓練傷兵搬運過程中,不慎重心不穩,肩上扛著的同袍壓在他的右手肘上而造成手肘尺側副韌帶斷裂,這樣的情形很少見。建議若曾經發生手肘關節脫臼,經治療後仍持續感到肘關節不適、不穩定或使不上力的情況,應就醫尋求專業骨科醫師的評估與及早後續治療。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5 07:21 , Processed in 0.1060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