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9|回復: 0

[飲食健康] 食藥署公布「降低食品丙烯醯胺含量加工參考手冊」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10-10 10:21: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食藥署公布「降低食品丙烯醯胺含量加工參考手冊」

食物中的污染物質,是指非有意添加而存在於食品者,可能來自天然存在、環境污染或食品於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貯存、販賣中所產生或遭受污染。食藥署特別說明「丙烯醯胺」及「多環芳香族化合物」這二種在食品高溫加工過程中常見的污染物。

丙烯醯胺及多環芳香族化合物中的苯(a)駢芘(benzo(a)pyrene,BaP)分別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歸類為人類可能致癌物及一級致癌物。食品中的胺基酸(尤其是天門冬醯胺)與還原醣(如葡萄糖和果糖)在一二○℃以上高溫及低水分的加熱情況下產生梅納反應,即可能生成丙烯醯胺;多環芳香族化合物則是在煙燻、乾燥、烘焙、燒烤等過程中,有機物質經不完全燃燒或熱裂解反應所生成。由於這些加工法可賦予特殊質地、風味或口感,難以禁止上述加工操作,故透過農業栽培、配方調整及加工程序控制,可減少食品受污染,並降低攝食風險。

食藥署已公布「降低食品中丙烯醯胺含量加工參考手冊」、「食品中丙烯醯胺指標值之參考指引」及「降低食品中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含量之作業指引」,亦已公開「食品中丙烯醯胺之檢驗方法」及「食品中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之檢驗方法」,提供民眾、食品製造業及檢驗機構參考依循。

食藥署提醒,烹調食品時,建議油炸溫度應維持在一六○∼一七五℃之間,烘烤溫度在一八○∼二二○℃之間,顏色呈現金黃色即可,不要過度加熱,可減少丙烯醯胺含量。另外,煙燻、乾燥或燒烤時,應保持火源與食材的適當距離,加熱後可適當去皮,或刮除表面煙燻與燒焦處,以降低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的攝入。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7 17:12 , Processed in 0.3879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