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回復: 0

[保健資訊] 他治療痔瘡變肛門狹窄 「改良式皮瓣手術」有效改善、避免失禁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11-5 06:58: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肛門狹窄現今以皮瓣手術為主流,將內括約肌放鬆後,再取臀部皮膚設計成皮辦拉到肛門內縫合,補足內側皮膚不足。

58歲的許先生20多年前曾在他院接受傳統痔瘡手術治療,原以為能夠揮別排便不順的困擾,不料症狀遲遲沒有緩解,2年前又在親友推薦下至醫美診所進行微創痔瘡手術,但排便狀況卻更加糟糕。近兩個月更是排便困難,甚至稍一出力就疼痛難耐,日前輾轉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門診,經醫師指診,發現許先生的肛門口徑僅剩1.5公分,診斷為嚴重型肛門狹窄。

肛門狹窄 指診為主要診斷方式
蕭光宏主任說明,正常人體肛門在麻醉放鬆下口徑約3.3公分,但若是接受過痔瘡等肛門手術,約有1.5%至1.8%的病人會因為手術切除過多肛門組織,進而使肛門口徑因皮膚不足、張力過大縮小到1.5公分上下,造成肛門狹窄。

而肛門狹窄主要以病人病史及指診做為主要診斷方式,若曾接受過肛門手術者,醫師就會懷疑是否有肛門狹窄的可能,再經由指診確認其嚴重度。

皮瓣手術治療易大便失禁 改良式鑽石形皮瓣減少副作用
肛門狹窄現今以皮瓣手術為主流,將內括約肌放鬆後,再取臀部皮膚設計成皮辦拉到肛門內縫合,補足內側皮膚不足。過去在皮瓣上有多種設計,如三角形、菱形及房屋形,但這三種類型的皮瓣都有內部口徑補足寬度過少、深度過短、張力過大等缺點,容易造成手術效果差與傷口癒合不易的情形,更甚至出現大便失禁的風險。

因此,蕭光宏主任特別針對皮瓣進行改良,視病人寬度、深度設計房屋形皮瓣的基底,再將屋頂一角延長以分散張力,形狀猶如鑽石一般,遂命名為改良式鑽石形皮瓣,此類型的皮瓣整形手術可以讓病人得到妥善的治療,預後效果良好,且復發率趨近於零。

肛門手術後 出現這些症狀快就醫
自2022年起,蕭光宏主任帶領團隊針對接受改良式鑽石形皮瓣整形手術的病人進行術前術後評估,結果顯示,病人便秘的困擾與排便阻塞的情況有大幅下降的趨勢,失禁的發生率也減少許多。

蕭光宏主任提醒,若是發覺有排便困難可以透過多吃蔬果、補充水份等日常生活的調整來改善,但若是因為肛門手術後,長期出現糞便細長、排便困難甚至是血便情形,應尋求正確醫療協助,切勿自行購買坊間瀉藥或其他成藥。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3 16:46 , Processed in 0.1103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