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001|回復: 0

藍頭金剛鸚鵡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10-14 11:58: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名稱:藍頭金剛鸚鵡     
英文名:Blue-headed  Macaw
學名:Ara couloni
俗名:同上


在小型金剛鸚鵡中,最稀少、最不普及、身價最高的種類不外乎是知名度最低的神秘種類-藍頭金剛了,
在90年代以前鸚鵡養殖界中人們對藍頭金剛所知極為有限,但自80年代起有合法到後來非法的走私鳥進口到歐洲後,
其習性與相關資訊才開始慢慢為養鳥業所熟知,所以其繁殖成果也多出現在歐洲,藍頭金剛其在野外處境相當艱難,
由於他們棲地與分布小、盜捕情形嚴重、棲地破壞以及野外繁殖力低等種種因素,藍頭金剛的數量一直處於稀少且危險的地步,
據悉野外現 有總數量約在100~200隻上下,在高利潤的盜捕販售至國際間惡行下
(國際間價位相當高,歐洲繁殖場售價多在一萬多美元以上),數量更是日益下降,牠們與一般金剛較為不同,
其面部裸面部位呈灰黑色,但 幼鳥時期仍是呈現白色裸面(如下圖),此一特徵會隨年紀增長而改變,
近來華盛頓公約也再度針對數種鸚鵡種類作加強保育行動與落實的申令,而藍頭金剛則為其中一樣重點鳥種,
由此可見其稀有 及珍貴。

42 cm (16 吋)


包含了祕魯東方、玻利維亞西北部以及巴西西部等地區。

藍頭金剛多被發現棲息於潮濕低地、長綠樹林、丘陵地、河域旁與開放性森林區中,
偶爾也在人類的村落或小鎮被發現蹤跡,群居性不強,大多兩三隻一起活動,常出現於集水區覓食與活動,
牠們也是南美洲最不容易在野外看到的金剛鸚鵡之一,
所以其自然生態以及野外族群的相關記載與資料相較於其他金剛鸚鵡少了許多,野外繁殖季始於春天 ;
藍頭金剛被列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的一級保育類鳥種。。
 


藍頭金剛同於一般金剛鸚鵡,需要較高熱量與多樣化的食物種類來維持良好健康,堅果類、種子類、
蔬果類都是必備的日常食物,搭配適量的高品質鳥餅乾與維他命等營養添加劑會使牠們更加健康,
人工繁殖的藍頭金剛容易馴服且相當健壯,適應力良好,與一般金剛鸚鵡一樣很愛啃咬且破壞力強,
飼養者多會提供樹枝木材供其咬嚼,適當的洗澡會保持其羽毛色澤及健康,
藍頭金剛適合養在較寬敞可供飛行的鳥舍裡,飼養方式與同體型大小的金剛鸚鵡相去不遠
(如藍翅、 栗額、紅腹金剛等)。


藍頭金剛的繁殖成果是非常少見的,主要因素還是數量太少且多在歐洲地區,其價位高昂也是原因之一,
籠養鳥繁殖季大多起於春天,一年可繁殖2次,有些親鳥會全年繁殖,繁殖期時公鳥明顯變的有攻擊性與侵略性,
繁殖者多使用一般木製直式巢箱(12x12x24),一窩約產2至4顆蛋,孵化期約26天,幼鳥約3個月後羽毛長成。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8-3 04:00 , Processed in 0.1130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