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09-3-12 12:47:1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13105655 大大題外話:
我也很希望兩岸和平統一,攜向未來,有誰希望戰爭,我當兵時是一各義務役士官,當兩岸不講理的開打,我想我是逃不過徵招動員令,我上有高堂,下有妻小,生活幸福美滿快樂,我為甚麼要白白犧牲自己,要打我也要打日本或是韓國,,兩岸跟南北韓一樣,分治是事實,但是貴國比日本或韓國對台灣更充滿敵意,真的打起來,一場不會贏的戰爭,不管敵方是哪各國家我想我也是會義無反顧自願參戰,保衛我的~中華民國~
以下是經典畫面,要是你是台灣人你作何感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Q7qMkpvT1k&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POrsBphpAA&feature=related
抱歉,一各不小心又談到政治,望版主原諒
正題回覆:
再次強調
世界上沒有任何的武器是無敵的,有優點就有缺點,這是不可否認的
過兩岸萬一真的開打,而共軍準備不惜~一切代價~進攻,且美國日本沒有出手的話我們(台灣)是在
打一場不可能贏的戰爭
13105655 大大你的舉例:
其实起对比第一海湾战争的的辉煌,武装直升机在2003年3月开始的伊拉克战争中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然而令美军始料不及的是,机群在途径纳杰夫地区穆斯塔法村上空时突然遭到伊方组织严密的大规模伏击,缺乏重武器、装备简陋的伊方采取分散部署、集火射击的战术,仅以低技术含量的各种轻武器就给美军以沉重的打击。在美军所有32架“阿帕奇”中,一架AH-64D“长弓阿帕奇”被当场击落,其余则全部挂彩,狼狈逃回基地的多数直升机因损坏严重还不得不停飞数周大修。
以下恕刪~
你不覺得很眼熟嗎?這就是台灣要的戰術,面對一場武力懸殊,不會贏的戰爭裡,怎麼給敵方迎頭痛擊,讓
敵方的損失代價提高,來阻斷敵方想打的慾望,不就是台灣目前的防守策略?再說守方本來就有主場優勢
不是嗎?
在白話一點來講:
然而令共軍始料不及的是,~蘇愷~机群在台海上空时突然遭到台軍组织严密的防空飛彈大规模伏击,缺乏重武器、装备简陋的台軍采取分散部署、集火射击的战术,仅以低技术含量的各种轻武器就给共军以沉重的打击。在共军所有32架“蘇愷”中,一架蘇愷被当场击落,其余则全部挂彩,狼狈逃回基地的多数~蘇愷~因损坏严重还不得不停飞数周大修。(抱歉,我承認我懶)
~假設~台軍要是真的能做到這樣,連F16..幻象2千都還沒出動的情況下,逼退共軍,那這各代價大不大?
共軍戰機還敢不敢不惜犧牲一切代價飛過來?反之登陸船團敢不敢不惜犧牲一切代價開過來?
答案要是 ~~敢~~ 你就贏了!!
台湾陆军应该加强反坦克和防空能力,加强独自作战的能力,才是出路 <==這你說的
不管是AH-1Z或AH-64D他目前在台灣的定位為,反舟波.反登陸,反裝甲,,放眼世界的現在戰爭,武裝直
升機是戰車的天敵,是無庸置疑的(武裝直升機當初就是針對壓制戰車而被設計出來的)<=我說的
所以我們2各理念,大致是相同的,只是我對防空這一塊還沒去深入了解,改天在來討教
不管是AH-1Z或AH-64D,在台灣的定位都在於防守,先撇開雙方空中武力以及海軍不說,在主場的優勢
下,敵方戰車,防空砲車在登陸船上攻擊力等於零,只能靠單兵防空武器?
共軍:
紅纓-5號
紅纓-5號A
彈長:1.42米 彈長:1.46米
彈徑:0.07米 彈徑:0.07米
彈重:9.8千克 彈重:9.8千克
射高:0.05-2.3千米 射高:0.05-2.5千米
有效射程:0.5-4.2千米 有效射程:0.8-4.4千米
紅纓-5號地空導彈是中國仿製前蘇聯的SA-7型的產品﹐是中國第一種便攜式地空導彈系統。該系統是一種單兵肩射超低空防空導彈﹐系統總重:15千克,系統長:1.508米;在目視能見度條件下﹐採用尾追方式攻擊高速飛機﹐對直升機可採取迎頭攻擊方式。
台軍AH-1Z或AH-64D
AGM-114A/B/C/F/K/L型地獄火飛彈可視任務所需,而有不同的掛載 構型。
AGM-114
全長1.626 米
翼展 0.33 米直徑 0.178 米
射程 8 公里
重量 44.84 千克
彈頭重量 9 千克
速度 1.17 馬赫
動力裝置 Thiokol TX657 低排煙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
制導方式 雷射自動導向
以守軍主場優勢,敵方登入船團在海面上航行慢且只能前進,不能躲(說實在也躲不了)
以守軍主場優勢,台軍是躲起來打,在掩體裡打,在壕溝裡打,炮打船.槍打人
以射程來說AH-1Z或AH-64D的地獄火就很吃香了,更何況他還有~雷射自動導向~的準確姓
還有陸軍的反登陸,反舟波的火力壓制
我不敢說他能全部殲滅敵船~
但是
~~未到灘頭,先死一半~~我想台軍因該有能力做得到
這各代價共軍敢犧牲嗎?
反之敢犧牲這各代價~完成登陸,台軍就要皮癢了
关于台海空域大小在战时限制的问题,设想较专业,也有一定道理。谁规定了大陆和
台湾只能各出200架战机空战?,如果大陆出动300架,台湾只能出动100架战机来空战!!这样也没有超出该空域400架容量的上限?其实不能说是台海空域限制了参战飞机的数量,准确的说法是:战时空域管制能力,决定了自己所能指挥派出的战机数量。作为攻击方,参战飞机的数量是由自己的空中管控能力决定的。而不是对手决定的。
沒錯,沒人規定雙方只能出多少飛機
再說空戰的戰場管理台灣可是有4架E-2T.2架E-2C空中預警機
E-2C可在9,150米高度全天候執行海軍的各項任務。並可在556千米的距離上探測各種飛機。自動目標跟蹤和高速處理能力使每架E-2C能同時跟蹤2,000多個目標。並控制40多個空中截擊任務。
E-2C是當前的標準生產型。E-2T為出口中華民國的版本,「鷹眼2000」是最新改進型。
台灣只要管好4百台分批分量..共軍卻要控管400-1000台..真的有這能力?我很懷疑
再請問目前共軍的蘇凱家族有幾架?
有300架嗎?
共軍敢不惜~一切代價~把5千架都拿出來消耗台軍飛彈,進行車輪戰?
敢你就贏了!!
[ 本帖最後由 f136260791 於 2009-3-12 17:19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