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060|回復: 2

[轉貼] 常見的魚缸問題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9-14 00:07: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要定時驅蟲嗎(體內蟲)?

在自然界吃活餌的動物多多少少身體都會帶些共生的生物,不過只要水質穩定、魚只強健就不會有發病的情況產生。所以魚只吃餌正常、活潑好動就不要隨便下藥驅蟲!

(二)去氯

如果要直接用自來水時,應該到水族館購買去氯水來將水中的氯氣消除,或者把打入空氣加強曝氣一天或半天也可以,自來水含有氯氣及重金屬.

(三)綠藻

陽光充足,含氧量過低,硝酸鹽過高,有機物過多才會滋生的一種苔類.

(四)褐藻

日照不足,含氧量過低,硝酸鹽過高,堿性太高及有機物過多才會滋生的一種苔類,一點一點褐色的斑點.

(五)綠水

光線太過於充足,有機物過多,氧氣不足,二氧化碳過多,造成水質優氧化,才讓浮遊性藻類大量繁殖,有機物太多,加快藻類生長.可以加裝UV紫外線殺菌燈除之,減少日照時數或,改變餵食習慣. 硝化菌運作不良,有充足的硝化菌,綠水的情況才不容易發生. 魚缸最容易發生的一種情況,就是發生綠水,往往飼主一段時間後就發生綠水,而且換了水以後還是會發生,變因此胡亂添加一些除藻劑或澄清劑,但是往往一陣子就又會發生,可是卻無法根治,也不知發生原因如何;

綠水的形成;是由浮遊性的藻類所生成,但由下面幾個因素才會形成;

1.光照 : 日光太過充足,一般來說;光照時間8~12小時就夠了,並不需要整天開著,而且整天開著對魚只本身生理習性會有引響.

2.含氧量的不足 : 魚只過多,造成氧氣不足,二氧化碳大量產生,請隨魚只多寡,調整打氣量.(溫度太高溶氧量會降低).

3.有機物過多(如硝酸鹽及磷酸鹽....)殘餌太多,餵食太多餌料未吃完.改善餵食習慣病時常清理底材殘垢或跟新水質,有良好的過濾材能減少硝化菌的工作量,以減少有機物的累積.

4.水質過度酸化也比較容易發生綠水,更新水質減低酸性程度.

綠水形成有很多的原因,餵食大量的食物,而魚的排泄物或殘渣累積增加,使的這些東西溶解出大量的有機物,並分解成很多的氮化合物,而且更會消耗水中的氧氣產生二氧化碳,而使的水質產生優氧化,而產生大量的浮遊性藻類,我們知道綠藻需要陽光(植物日照燈),二氧化碳及有機物,當這因素形成後,便很容易發生綠水. 使用紫外線殺菌燈,除藻劑或澄清劑是最下策的辦法,既傷財又不能除根本,這些原因都是因為飼養不當發生的,所以先檢討自己的飼養管理方法.

註意事項;

浮遊性的藻類會行光合作用,一到晚上藻類便會吸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會和魚只增奪氧氣,此時就需加強打氣避免魚只浮頭呼吸,而造成魚只死亡. 另外,硝化菌也會因為缺氧而死亡造成水質不清混濁的狀況. 簡單的說明; 就是水質太臟了..

(六)白線蟲的發生原因如下:

1.飼料一次投入量太多,致使魚在吸食水面飼料時,部分飼料或生餌沈於底床上,腐爛於砂石間隙之間 .

2.過濾系統不健全(太久沒有換了),未清除過濾棉及生化球上附著的汙穢物。

3.砂層老舊底沙太久沒清洗,而產生白線蟲.

簡單的說就是太臟了.

解決方法;

1.換水並且清洗濾材,只要有機物質少,這種生物就不會大量繁殖.

2.改善餵食習慣.

(七)水黃黃的

水質老舊,太久沒換水. 

水溫過高的話,含氧量會逐漸降低減少.

(八)白色附著物

硬度高(碳酸鹽)的水比較容易出現,一層白白就是脫鈣作用:

1.打二氧化碳進去.

2.軟化水質

3.去離子水

並不影響養魚,沒用也沒關系.

(九)水面上有油膜

是水中的有機物太多,餵食有油質的食物,或太久沒有更新水質的原因.可用除油膜專用劑.

(十)水質容易變酸
1.鋪黑金砂,會造成快速降酸,因為黑金砂本身會降酸,而且降酸的程度遠超過龍魚所能接受的水值.

2.加黑水也會變酸,有人加黑水又鋪黑金砂,降酸的速度會更快更酸,所以最好兩選一加.

3.上述兩者都沒有時,硝化菌系統如果正常的話,也會自動降酸,不過降酸的速度會比較慢,除了放珊瑚石的魚缸例外,因為珊瑚石會釋放出堿性的物質.

4.硝化菌正常運作時,也會發生降酸得作用. 只有更換或部分更新水質,減少酸度.

(十一)水質蒙朦的(白霧狀)

一般來說,都是直接用自來來加入魚缸的關系,因為自來水中含有大量的氯氣消毒水及各種有毒物質,進而影養消化菌的生長平衡或大量死亡,往往在隔天發現水質呈現白霧狀,這表示消化菌過濾系統尚未達到平衡,只要過幾天就可以澄清,但直接加自來水會造成龍魚的暴斃死亡,或者是換水時,留一桶舊水或濾材,能加快消化菌成長繁殖.

魚缸呈現白霧狀的原因及基本處理方式

硝化菌生長的地方為過濾槽中的濾材,底砂及魚缸的玻璃壁,尤其以濾材最多,底砂次之,魚缸壁水中最少,硝化菌的繁殖數量會隨著環境而改變數量,但是在正常的情況里,它會保持在一個生態平衡的狀態.

魚缸是一個密閉的空間,凈化水質這項工作,硝化菌則是一個不可抹殺的功臣,但是當有機物的累積超過硝化菌所能作用的範圍後,就必須*外力來改善或減輕硝化菌的工作量,但是問題也有可能隨之而來,而它就是這次主題的其中一項;魚缸呈現白霧狀.

一般來說;飼養者在清洗魚缸時,都會將濾材底材魚缸的玻璃壁一起清洗,但是這種洗法會將大部分的硝化菌清洗刷掉,而剩下來的硝化菌又會因為將未經為儲水處理過的自來水的加入魚缸,導致硝化菌又大量的死亡,因為未經處理的自來水含有大量的氯氣及消毒水,並且含氧量不足,而這些東西都將破壞硝化菌的元兇,往往在換水後的隔天後就會出現大量的白色細小微粒,那就是硝化菌大量死亡的殘體,也就是飼主常發生的白霧狀,這階段飼主只要加強打氣並不需要添加額外的東西,2~3天後,硝化菌就會恢複工作,到時後水質就會澄清了.另外,有的人等不及水質澄清,便添加人工硝化菌液,適當的硝化菌液是有幫助的,但是,過量的硝化菌液反而會造成二次傷害,加了過量的硝化菌液後,在一兩天內由於硝化菌還在繁殖數量的範圍內,對於水質的澄清似乎還算有幫助,但是之後會因為過量的繁殖,造成缺氧,因為硝化菌也需要呼吸,如果打氣不足,往往魚只會和硝化菌爭奪氧氣,造成硝化菌又大量死亡,硝化菌死亡的殘體會讓水質變壞,氧氣量減少,同時會發生水質混濁,此時你會發現魚只會浮頭呼吸的狀況發生,這階段發現魚只浮頭呼吸時,請別加任何的東西,因為擔心魚死掉的你,會亂添加一通,你只要換三分之一的水(最好是儲水過的)然後加強打氣,有耐心的等待,魚體就沒事了.

或許你會說,我是按照說明來添加的,可沒有多加喔!可是還是會啊!但是你別忘了,裸缸跟有底材的魚缸它會生存的硝化菌的數量也會有所不同,更何況大家的濾材並不盡相同,等等....的一些外在因素,不過也不是不能用,利用第一次使用時所發生的原因或結果來判斷下次使用的的用量,等到測的正確的添加數量,以後換水時就可以使用相同得數量來添加,以達到完美的生化效果.

如果你不想用人工硝化菌液,可以分批清洗濾材或魚缸,等到另一邊達到平衡後再換,或留一桶舊水再添加新水後加入也可以,這樣會將傷害減到最少,也最安全,這都是很方便的方法,如果你沒有多余的空間儲水備用的話,在或者自己培養硝化菌都可以.有些人他都直接換水,可是也沒事,有幾種原因;

1.他是老手,在初期的時候就知道如何應變,所以能將傷害減到最低.

2.他家的自來水經過水塔,一般的飼主,家中頂樓都有公用蓄水塔或家用的,這些水都已經過一天以上的時間,所以比較沒氯氣及消毒水的問題.

3.利水質澄清劑來消除氯氣及消毒水.

當問題發生時,加強打氣是最重要的一環.

沒換水也會白霧狀的原因有;

1.使用不當的藥物,如福爾馬林,黃藥...這些要都是殺細菌藥,對於硝化菌也是有引響的,尤其是福爾馬林會將大部分硝化菌殺死,而造成水質混濁白霧狀,非專業人員勿用.

2.停電太久,或氧氣量不足魚只過多這都會造成硝化菌呼吸不易不足,這也會產生硝化菌大量死亡.

3.魚只過多,造成缺氧,含氧量不足.

任何換水或下藥的動作請加強打氣.

(十二)硝化菌

作用方式及培養

硝化細菌能魚類所排放的氨轉成毒性較小的亞硝酸鹽,而另一種硝化菌類的一種菌則負責將亞硝酸鹽再轉成毒性更小的硝酸鹽,硝酸鹽必須由換水的方式移除,像硝化細菌這類的細菌再作用時需要消耗水中的氧氣所以也稱好氧菌.

另一種叫做厭氧菌,能將硝酸鹽轉成氮氣再排出水缸外,如此兩組循環變可構成一個完整的生物過濾,不過,此厭氧菌很難在水缸中生活,因為厭氧菌的特性是生長或繁殖時,並不需要處於含氧氣的環境下,而絕對厭氧菌則無法存活於有氧環境.

大量消化菌的生長,會造成消化菌及魚只增奪氧氣,水缸的氧氣一減少,魚只會浮頭,而硝化菌也會大量死亡,此時應該要加強打氣,提高溶氧量,一般這種情況,都是加入大量的硝化菌才比較容易發生.

良好的生化系統(硝化菌)將氨→分解成亞硝酸鹽→再次分解成硝酸鹽→硝酸鹽累積→PH下降→更換水質

氨---------------魚的排泄物及殘余餌料是形成氨的主要來源

亞硝酸鹽------過高會造成呼吸困難

硝酸鹽---------無毒的物質,累積太多,水值會變酸.

如何培養自然的硝化菌?

1.     大量培養消化菌,可以用珊瑚砂或市面上銷售的陶瓷環、生化球或生化棉等都可以當作培養的的環境,然後再將一條死亡朱文錦或一個蛤俐肉(很容易腐壞,一個就夠了)放入裝有八分滿水的盒子,再將濾材放入,且濾材數量不要超過水的高度,之後再任其腐爛,幾天後,水質會發臭變混濁,放個一個星期(加強打氣會加快繁殖生長),水就會自然澄清且不臭,這表示消化菌已經正常運作,就可以將濾材放入你的過濾器中了.

以上這種方法常用在海水缸,淡水缸也可以.

2.將你清洗濾材所留下來的水,再放進你所要培養的濾材,等一段時間水澄清,就可以了,也不會發臭,硝化菌的培養也不會引響,加強打起可以加快繁殖。
發表於 2011-10-2 11:47:54 | 顯示全部樓層
謝謝大大的分享~~
寫的好詳細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6-17 21:44:09 | 顯示全部樓層
很詳細
有些魚缸問題我都快忘了
大部份的問題我想大家都差不多那幾項吧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8-1 17:38 , Processed in 0.1246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