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37|回復: 0

[稗官野史] 李蓮英為何得寵於慈禧太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10-5 02:07: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頭髮顏色發生變化是比較晚近的事兒,但髮型的轉換就早了許多。按照古人的說法,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這是牽扯到大節的問題,髮型這件事就以長髮為主了。孔子就說過,「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要不是管仲他老人做事靠譜,我現在就跟那些胡人一樣披髮而衣襟朝左開了。衣襟朝那邊開都是個大是大非的問題,髮型從束髮要是變成了搖滾青年的範兒,自然更是節操之所在。
  男人的髮型從那個時代到清朝之前始終沒有大的變化,女人可不聽那套,總是有新鮮的花樣冒出來,諸如什麼墮馬髻之類的,聽著就很引人遐思。原本小姑娘的髮型是有定制的,一般是所謂三丫髻為主,直到結婚之後改梳成便於床榻轉側的燕尾之類的樣式,而且可以找些時新的式樣。有些文化是屬於婚前可以放肆,有些文化是屬於婚後可以放肆,有些文化是婚前不可放肆、婚後也不可放肆,但是允許婚後悶騷,我們這裏大概是第三種。
  不但是婚後可以稍微寬鬆,哪怕是當了寡婦也是可以的。比如說最著名的寡婦慈禧太后。太后懷孕被認為是千古奇譚,但太后梳妝總是可以的吧?慈禧太后年紀輕輕就當上國母,愛美的天性總是不容抹殺,而且那也不人道。也正是由於此,江湖上傳說當年的大太監李蓮英之所以受寵,就是因為在投身到太監這個很有前途的事業當中之前,他曾經深刻地研究了很多女士的髮型設計:他走街串巷地遊走於著名的八大胡同當中,學習那些從事特種行業女士的髮型特點,最終把這門髮型設計與梳挽的學問用在了當朝太后老佛爺的頭上。
  清朝時,河間府盛產太監,經常有人閹割了進宮去做太監,運氣好的還真的發了財,家裏人也得到提攜。後來李蓮英見補鞋也沒有什麼前途,不久便淨身入宮,準備為自己和家人謀一條出路。當時宮裏有個太監叫沈蘭玉的,是李蓮英的老鄉,他見李蓮英剛進宮,又不認識人,頗為可憐,恰好這時他得到一個消息,說慈禧太后聽說外邊流行一種新髮髻(髮型),但宮裏太監怎麼也梳不好,慈禧太后很不高興。後來沈蘭玉便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李蓮英,讓李蓮英好好揣摩新髮型的梳法,等到李蓮英練得差不多了,沈蘭玉便把李蓮英推薦給了慈禧太后,李蓮英由此展露身手,後來果然大得慈禧的歡心,而這也就是李蓮英得寵的開始。
  慈禧太后對梳頭極為重視,甚至有發癖之嫌。自從有了李蓮英後,不管是挽髻還是簪花,慈禧太后都指定要李蓮英親自動手,不然的話,她整天都會覺得很不自在。據《奴才小傳》裏說,慈禧太后對李蓮英的寵信可謂是無可複加,李蓮英甚至可以和慈禧太后並坐聽戲;宮裏給慈禧太后做的點心,要是碰到李蓮英喜歡吃的,慈禧太后往往會自己少吃或者讓太監拿開留好,專門留給李蓮英。
  李蓮英除了梳頭外,更重要的本事是善於逢迎,揣測慈禧太后的心意。李蓮英性格詼諧,喜歡說笑話,雖然小時候讀書少,但講出來的笑話玲瓏圓轉,並不粗俗,倒也頗招人喜歡。慈禧太后沒事的時候,經常讓李蓮英說幾個笑話來給大家解解悶,遇到這種時候,李蓮英總有本事把大家逗樂,即使是說一些街面上諷刺官府的政治笑話,他也能說得委婉詼諧,讓人聽不出有諷刺牴觸的意思。
  李蓮英作為宮中的總管,他對於本職工作還是頗為精明。比如宮中物品的陳設位置和禮儀程序,李蓮英無不爛熟於心,宮裏的太監遇到事情往往都要向他請教。碰到宮裏有喜慶等大事,李蓮英最善於安排調撥,樣樣完成得很出色,以至於其他王公大臣家有什麼喜事,特別是慈禧太后要「臨幸」的話,往往都要請李蓮英先來指點一下禮儀和佈置,以討得慈禧太后的歡心。
  慈禧太后原本寵信的是太監安德海,其曾在辛酉政變中立下大功,但安德海為人囂張,做事情不知道給自己留餘地,結果自取其咎。有一次安德海想出宮去風光風光,慈禧太后便派他到南方去置辦皇帝的龍衣,不料這安德海一路上招搖過市,向地方官員大肆索賄,結果在慈安太后和恭親王的授意下,安德海被山東巡撫丁葆楨以清廷祖訓「太監不得出宮」為由,以假太監的名義處死。慈禧太后的把柄被抓,也不敢聲張,也只能怪安德海過於張揚了。
  就這點來說,李蓮英要遠比安德海來得聰明而且低調。1886年,當北洋海軍的建設初具規模的時候,李鴻章奏請朝廷派員前來檢視閱兵,當時慈禧太后擬派的是醇親王奕澴,但奕澴是光緒的生父,他生怕慈禧太后猜忌他擅權,於是便主動要求讓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李蓮英陪同前去,以表示自己沒有二心。
  慈禧太后也想趁著這個機會讓李蓮英出去見見世面,風光一下,於是醇親王便作為朝廷的正使、李蓮英作為副使,前去視察北洋海軍。這太監作為朝廷欽差大臣外出視察,這在其他朝代不奇怪,但在清代歷史上則是第一次。要是換了安德海,那尾巴肯定翹到天上去了,但李蓮英則不然。為了避免別人說閑話,李蓮英出發前還特別把慈禧太后破格賞賜給他的二品頂戴換成四品頂戴(按理太監最高只能獲得四品頂戴),然後規規矩矩的跟在醇親王后來出發了。
  一路上,李蓮英絲毫沒有欽差大臣的架子,而是一直跟在醇親王的後來,好生伺候,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李蓮英是專門派來伺候醇親王的。就連晚上醇親王洗腳,都是李蓮英親自給打熱水,還說自己以前沒機會伺候王爺,這次一定要盡點孝心,一下把醇親王感動得連連拱手,回去後自然在慈禧太后的面前極力稱讚李蓮英的忠誠可嘉。
  檢閱的時候,按理李蓮英也是檢閱人員之一,但李蓮英刻意和醇親王、李鴻章保持距離,他拿者醇親王的大煙袋,退後半步,低眉斂目,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是給醇親王站班伺候的。就是在沿途當中,李蓮英也不像安德海隨意結交地方大員,他基本就不出去,那些準備好了貴重禮品想要討好李蓮英的人,根本就進不了門。就這次出差來說,李蓮英算是給慈禧太后掙了面子,也堵住了那些大臣們的嘴,慈禧太后後來也喜滋滋的說,「總算我沒白疼他」。
  《德宗遺事》裏也說,庚子年慈禧太后帶著光緒西逃,一直到《辛醜條約》簽訂後,一行人才返回北京。在返回到保定的時候一行人停下休息,當時慈禧太后的臥室鋪陳華美,供給周備,當李蓮英伺候慈禧太后睡下後,各太監及內務府的人也紛紛散去,或飲酒賭博或休息。李蓮英後來走到光緒的臥室,發現裏面居然一個太監都沒有,只有光緒一個人對著油燈枯坐,李蓮英跪安後問:「主子為何這時還不睡?」光緒說:「你看看這屋裏,教我怎麼睡?」李蓮英一看,發現這隆冬季節,光緒屋裏除了坐褥和椅子靠枕外,竟然連被子都沒有。
  李蓮英覺得光緒這皇帝做得真是太可憐了,他跪下抱著光緒的腿痛哭道:「奴才們真是罪該萬死!」隨後便趕緊把自己的被褥抱來,說:「今夜已深,不能再傳他們,這是他們為奴才所設被褥,請主子將就用之,奴才罪上加罪,也沒有辦法了。」光緒回到北京後,還經常念叨這事,說:「若沒有李俺答,我恐怕都活不到今日。」。光緒的最後十年,經常被慈禧太后為難,李蓮英也沒有落井下石,有時還會給光緒一點照顧,相比其他趨炎附勢的太監們來說,李蓮英還算厚道。
  1908年,光緒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李蓮英在辦完兩人的喪事後,也在次年請求退休,隆裕太后准其「原品休致」(即享受原薪每月六十兩銀子的退休待遇)。就這樣,李蓮英無比眷戀的離開了他生活了五十一年的皇宮。李蓮英死在1911年。死前,李蓮英用八個字總結了自己的一生,那就是「事上以敬,事下以寬」。太監也是人,也可能是人才。說真的,一個太監做成這樣,也已經是很不容易了,何必苛責?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0 10:25 , Processed in 0.24374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