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93|回復: 0

[稗官野史] 權力身旁的窺伺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11-14 21:17: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專制的王朝,有實行特務統治的,比如明朝有錦衣衛、東廠和西廠,特務密探四出,朝臣的一舉一動,莫不在他們眼裏。有的密探甚至還混入朝臣做家丁,把朝臣私下的牢騷話都給舉報了。在莫名其妙中,某些人腦袋就搬了家。顯然這是常見的特務統治,自上而下的刺探情報,讓朝臣人人自危。但是在過去的帝制時代,還存在反向特務和密探,是臣子們用來打探皇帝情報的,這些特務和密探,就是皇帝身邊的人。越是受皇帝信任的人,成為逆向特務的可能性就越大。
  話說秦始皇一次遠遠看到丞相李斯招搖過市,儀仗盛大。順口說了句:「哇,好威風的丞相!」第二天再看李斯過街,居然輕車簡從。聰明的皇帝馬上知道昨天的話被泄露了,這個殺人不眨眼的始皇帝,沒心情和工夫辨別誰是李斯的探子,馬上下令把昨天身邊的人全部殺掉。後世的皇帝,像秦始皇這樣的狠角色畢竟不多,所以皇帝身邊始終活躍著一群受了朝臣收買的探子,幹特務的買賣,出鏡概率最高的就是宦官。
  說起來朝臣這樣做,多少有點不得已。在皇帝說一不二、君威難測的時代做官,如果對皇帝的意圖一無所知,還要張口說話,實在有風險。畢竟能硬著頭皮聽難聽話的皇帝不多。反過來如果事先就知道皇帝的意思,提前順著皇帝的意思說,再加點補充,好處則很大,一個個高官,就是這麽爬上去的。皇帝身邊的女人,沒人敢接觸,也沒法接觸,所以皇帝身邊的閹人,就成了香餑餑。
  為何過去的王朝始終有宦官專權這回事?一方面是皇帝信任,另一方面則是群臣寵著。晚清挨罵最多的太監是李蓮英,但李蓮英還真就沒幹過以往宦官幹的壞事,比如干過政,整過人,甚至連大臣的壞話都不曾說一句。他惟一幹過的買賣,就是替朝臣們打聽了點兒老佛爺的好惡,時不時露點兒口風。皇帝信任宦官非常自然,因為他們是殘疾人,沒有太大的野心,更重要的是他們是皇帝的家人,地位低下的家人,可以隨便打罵,而不擔心他們記仇。但皇帝沒想到,自己親密的身邊人,往往成了朝臣用來打探,甚至操控自己的特務。而且無論用什麽辦法,都改變不了這種被特務的現狀。
  從這個意義上就可以理解,為何當今官場會出現秘書現象。只要做了領導的秘書,似乎就分潤了領導的權力。下去走走,下級單位都視同領導。有事兒,打個電話就能搞定,日後的前程也自然遠大。只要不犯大錯,或跟過的領導不栽跟頭,秘書一般都一帆風順。而且越是位高權重,搞一言堂的領導的秘書,權勢就越大。
  一些秘書口銜“天憲”,是因為確實有“天憲”存在,秘書發了話,有哪個吃了豹子膽的下屬,敢證實這些是不是領導的意思?當然跟古代一樣,秘書的存在,或者有人說秘書幫的存在,最大的作用,還不是口銜“天憲”借權謀私,而是自上而下透露消息。我們知道,政策可能坑人,也可能讓人一夜暴富。在有些地方,政策往往可能以人治的方式出臺,領導的好惡,常常起了關鍵作用。只要事先了解了領導的意圖,往往就可以事先布置,至於能得到什麽好處,真沒法說明白。總之,不少靠政策發家的人,惟一的法寶就是消息靈通。
  現代社會,信息就是金錢,就是權力,凡是能接近權力的人,無論地位多低,有無制度規定的權力,都會被追捧。當然也就可以理解,為何在一些地方沒有事情可以保得住密。保密法規定得再嚴,懲罰的力度再大,有些秘密遲早還是會露出來。當年帝制時代的逆向特務,在今天並沒有完全消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0 16:19 , Processed in 0.1767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