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03|回復: 0

[稗官野史] 黃巢起義無根據地只能做流寇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12-21 21:32: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唐朝後期,官僚機構膨脹,財政支出增多。因財政經費嚴重不足,唐王朝要求地方預征兩三年的租稅,使百姓不堪重負。浙東是唐王朝財賦所出的主要地區之一,人民所受的剝削尤為嚴重,大中十三年(859),爆發了裘甫領導的農民起義。裘甫率領起義軍於咸通元年(860)攻下剡縣(今浙江嵊縣),但沒過多久就被唐軍鎮壓。咸通九年(868),戍守桂軍的八百徐泗士兵因官府不肯發兵更代,憤而殺死都將,推糧料判官龐勛作首領,結隊北還。他們攻下宿州(今安徽宿縣),開倉賑濟貧民,隨後攻佔徐州,唐王朝急派十萬大軍前來鎮壓。咸通十年(869),唐軍佔領徐州,起義軍被包圍,龐勛與起義軍近萬人戰死。
  裘甫和龐勛領導的起義並沒有使統治者醒悟過來。唐懿宗和唐僖宗時,統治者「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賦斂愈急。關東連年水旱,州縣不以實聞,上下相蒙,百姓流殍,無所控訴,相聚為盜,所在蜂起」。乾符元年(874),終於爆發了震撼全國的農民大起義。濮州(今河南範縣)人王仙芝領導幾千人在長垣(今河南長垣)起義,他以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的名義傳檄諸道,痛斥唐朝官吏貪暴,賦斂繁苛。乾符二年(875),王仙芝帶領起義軍打下濮州和曹州(今山東曹縣)。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這時也聚眾數千人響應王仙芝。
  黃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因屢次考進士不第,目睹唐朝官吏殘酷剝削人民,便揭竿而起。他與王仙芝都販過私鹽,熟悉各地交通路線。他們聯手攻打州縣,橫行山東,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乾符三年(876),起義軍第一次出山東作戰,攻克汝州(今河南臨汝),俘汝州刺史王鐐,直指東都洛陽。隨後轉戰淮南和荊襄一帶,攻克郢、復等州。
  乾符三年十二月,王仙芝、黃巢進攻蘄州(今湖北蘄春)。被俘的王鐐代王仙芝寫信給蘄州刺史裴渥,約定斂兵不戰,裴渥許諾,如王仙芝歸順唐朝,便奏請朝廷授予王仙芝官職。王仙芝為官職所誘,便表示願意接受「招安」。因王鐐的堂兄王鐸是當朝宰相,朝廷很快就派使者到蘄州任命王仙芝為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禦史。
  王仙芝見到朝廷的委任狀,十分高興,王鐐和裴渥也向他表示祝賀,黃巢見朝廷沒有給自己封官,便堅決反對投降,他憤怒地對王仙芝說:「始者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獨取官赴左軍,使此五千餘眾安所歸乎!」並毆打王仙芝,打得他頭破血流,其部眾喧噪不已。王仙芝怕觸犯眾怒,不敢接受朝廷的任命。裴渥見形勢不妙,便逃奔鄂州(今湖北武昌)。起義軍大掠蘄州,焚其廬舍而去。因王仙芝與黃巢不和,起義軍出城後分裂為兩支,其中三千人跟從王仙芝,兩千人跟從黃巢。
  乾符四年(877)二月,黃巢率軍攻佔鄆州(今山東鄆城),殺鄆州節度使薛崇,三月又攻破沂州。同時王仙芝攻破鄂州。六月王仙芝、黃巢合兵進攻宋州(今河南商丘),攻城失敗後再次兵分兩路。王仙芝率軍攻破安州、隨州,黃巢攻破濮州。十一月唐招討副使楊復光再次誘降王仙芝,王仙芝派尚君長等人請降於楊復光,中途被唐招討使宋威劫持,宋威貪功,向朝廷上奏稱生擒尚君長,楊復光也上奏稱尚君長是代表王仙芝向他投降,兩人爭論不休,朝廷不知實情,便把尚君長殺了。
  王仙芝再次投降未遂,又見手下被殺,十分憤怒,便於乾符五年正月(878)攻破江陵羅城,焚掠江陵而去。沒過幾天,王仙芝在申州(今河南信陽)被唐招討副使曾元裕打敗。二月王仙芝再次兵敗黃梅(今湖北黃梅),五萬人戰死,王仙芝也被斬殺。餘眾一部分南下湖南、江西繼續與朝廷抗爭,一部分北上投靠黃巢。王仙芝死後,黃巢成為起義軍統帥,稱衝天大將軍。
  黃巢率領起義軍轉戰山東、河南一帶,為了避開唐朝重兵的攻擊,他帶領起義軍渡過長江,突入江西,攻克虔(今贛州)、吉(今吉安)、饒(今波陽)、信(今上饒)等州,經宣州抵達浙東,開山路七百裏,進入福建境內。乾符五年十二月,黃巢攻克福州,福州觀察使韋岫棄城逃走。乾符六年(879),起義軍進入嶺南。九月,攻克廣州,俘廣州節度使李迢。由於嶺南氣候濕熱,黃巢手下士卒有不少人死於瘴疫,造成士氣低落,諸將勸黃巢「北還以圖大事」,黃巢接受了他們的意見,於是取道桂州(今桂林),順湘江進入湖南,只用一天便攻下潭州,進逼江陵,沿途大量農民參加起義軍,隊伍增加到50萬人。
  廣明元年(880),起義軍重創唐諸道行營兵馬都統高駢的軍隊,突破唐軍長江防線,從採石磯渡江,不久又北渡淮河。十月,黃巢攻克申州,進入潁、宋、兗諸州。十一月,黃巢至汝州,號稱60萬大軍,唐軍聞風喪膽。十一月丁卯日,黃巢攻克東都洛陽,唐洛陽留守劉允章率百官迎降,黃巢入城慰問百姓,不準軍隊騷擾百姓,閭裏晏然。
  十多天後,黃巢從洛陽揮兵西進,直指長安。僅激戰數天,就攻破潼關,唐僖宗倉皇逃奔四川成都。起義軍前鋒兵不血刃順利進入長安。隨後黃巢乘「金裝肩輿」入城,起義軍「甲騎如流,輜重塞塗,千裏絡繹不絕」。長安百姓夾道圍觀。黃巢部將尚讓向百姓宣告:「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毋恐。」黃巢在長安建立新政權,國號大齊,建元金統。
  雖然長安失守,但唐王朝仍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中和二年(882),唐僖宗開始組織力量進行反撲。北方各地的藩鎮也暫時停止了彼此之間的鬥爭,把矛頭指向起義軍,沙陀首領李克用也率軍助唐。起義軍被包圍在長安,兵源、糧源幾乎斷絕,加上黃巢手下大將朱溫投降唐軍,黃巢只好於中和三年(883)率起義軍撤離長安。離開長安後,起義軍圍攻蔡州(今河南汝南),迫使節度使秦宗權出降。隨後,又圍攻陳州(今河南淮陽),遭遇守軍頑強抵抗,近三百日不能克城。這時,朱溫、李克用的軍隊追趕而至,起義軍腹背受敵。中和四年(884),黃巢撤離陳州,率軍渡過汴水,退到泰山下的狼虎谷,兵敗自殺。
  自從響應王仙芝聚眾起義後,黃巢的起義軍縱橫大江南北,幾乎打遍全國,起義軍先後渡過長江四次,黃河兩次,屢屢突破唐軍防線,佔領了很多地區。但黃巢的起義軍始終是流動作戰,在佔領了新的地區後,就把原有的地區放棄了,黃巢從來沒有建立一個真正的農民起義根據地,這是黃巢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也是後來李自成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為沒有建立根據地,黃巢的起義軍只能打到哪裏就住在哪裏、吃在哪裏,後勤供給和兵源補充都很成問題。黃巢實在沒有辦法時,只好放縱士卒搶掠百姓,這樣做雖然能解一時之困,但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人民的支持。沒有廣大民眾的支持,起義怎麼可能成功呢?另外因為沒有根據地,黃巢在撤離長安後進退失據,沒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只能靠攻城略地來補充實力,繼續進行流動作戰。起義軍戰鬥力雖強,但不可能每戰必勝,一旦戰敗只能狼狽逃竄。當起義軍近三百日攻不下陳州時,軍中糧盡,黃巢手下將士掠人為糧,生投於碓磑,並骨食之。但這種殘忍的行為並不能挽回起義軍失敗的命運,只會加速其滅亡。
  公元880年黃巢佔領長安後,以為起義已成功,忙於建立自己的政權,沒有及時追趕向四川方向逃走的唐僖宗,也沒有趁熱打鐵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放任唐僖宗在四川地區恢復力量,結果沒過多義就被已喘過氣來的唐王朝打敗。當時留在關中的唐中央禁軍尚有數萬人,黃巢不僅沒有派軍消滅他們,還給了他們重新聚集攻打長安的機會。因唐鳳翔節度使鄭畋及其將佐假投降,黃巢對他們放鬆了警惕。鄭畋暗中同逃往四川的唐僖宗聯繫,並把分散在關中各地的禁軍招集到自己周圍,然後「完城塹,繕器械,訓士卒」,又密約鄰近的藩鎮共同抗拒起義軍,成為黃巢的大敵。
  因起義軍殺死所有在長安的唐朝宗室,處死了一些隱匿不降和假投降的唐朝官吏,長安附近的豪強怕被處死,紛紛逃往深山中結寨自保,把糧食收藏起來。這樣,起義軍的主力就被壓縮在長安附近的狹小地區裏,糧食供應困難,將士們甚至剝樹皮吃。黃巢派使者出城到各地調發糧食,前後派了數百人,使「吏民不勝其苦」。唐將王重榮本已投降黃巢,因黃巢不斷派使者催糧催財而十分氣憤,他說:「始吾屈節以紓軍府之患,今調財不已,又將徵兵,吾亡無日矣!不如發兵拒之。」其將佐皆同意他的意見,於是把黃巢派來的使者全都殺了,並派兵搶了黃巢四十餘艘裝滿糧食的補給船,迫使缺兵缺糧的起義軍離開長安。
  歷史學家黃仁宇說:「他(黃巢)於公元880年入西安,據說他擁有兵眾60萬人,西安也被他佔領了兩年多。起先他還企圖爭取一般市民,可是一入國都,黃巢被自己所設的陷阱困住,從此失去流動性,於是被忠於唐室的幾個部隊集中攻擊,對方也有突厥語系的部隊。黃的給養既成問題,他就更大開殺戒,因之他和居民的關係日益惡化。」缺糧缺兵的起義軍被人民視為仇敵,除撤離長安外別無選擇。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1 02:30 , Processed in 0.2070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