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26|回復: 0

[稗官野史] 古代女人另類生意經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5-29 09:06: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古代女人靠生孩子特別是男孩子,而得到丈夫的愛和家族的尊敬,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孔雀東南飛》裏的劉蘭芝,若是肚子爭氣,恐怕不會鬧出婚姻悲劇;陸遊的前妻唐婉也一樣,連個孩子也生不出,也難怪婆婆揮舞鋤頭大挖牆腳。《楊家將》裏的那位佘太君,為何能在家裏外面任我行?肚子牛啊,生了七個兒子,兩個女兒,且個個出類拔萃,楊繼業還有什麼理由不把她當上帝?
  南宋高宗趙構的母親韋氏,在宋徽宗的後宮當侍女,破鼓任人捶了好多年,後來得到姐妹喬氏的舉薦,跟宋徽宗快樂了一回,創造出了趙構。她倒是沒敢跟宋徽宗要餵奶費,但宋徽宗也沒虧待她,崇寧末封了平昌郡君,大觀初進為婕妤,後又升為婉容,進封龍德宮賢妃。有的時候,在大老婆和小老婆之間,也存在肚皮之爭,不怕被人利用,就怕你肚皮沒用。比如宋哲宗的孟皇后和劉貴妃之間有矛盾,但孟皇后未能生育,而劉妃卻生了個男孩。宋哲宗頭暈了,終於明白什麼叫「愛情」,餵奶費當然是不會給的,但皇后的位置還是可以換人的。於是,孟皇后被廢,劉皇后上位。
  所以,對古代女人來說,雞蛋碰不了石頭,收餵奶費絕對是不行的,但肚皮卻可以把石頭變成金磚。
  在歷史上,有許多母親因為養活了孩子,利用一部分大眾文化而滿足了自己的利益(這個說法跟人倫無關,大家別誤解),從而改善了自己的生存境遇。如唐代郭愛就跟母親聯手叫板父親郭子儀,為母親爭取到在郭家的核心地位;宋神宗的準岳母早年與人私奔,含辛茹苦把女兒養活,後來女兒做了貴妃,還生下了宋哲宗,母親做了皇外婆;明代的海瑞侍母至孝,母親獲得長壽等等。
  對於古代女人來說,別人的錢財乃身外之物,包括丈夫的,而孩子永遠是自己的。有道是,如果沒有花朵,春天將會寂寞,如果女人沒有了孩子,一輩子注定平庸。比較而言,區區餵奶費又算個啥?所謂幸福,是個比較級,要有東西墊底才能感覺到。古代女人如佘太君之流,只要想想劉蘭芝,那份滿足感必定如滔滔江水。
  非親生母親餵奶,同樣收「費」。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哪怕你貴為帝王之後,「母乳」也沒有白喝的。奶媽作為一種謀生的職業,出現得很早,《禮記》中就有「士夫之子有食母」之說。古代帝王或權貴人家的孩子出生後,往往不吃母奶,而是由內廷「奶子府」提供「奶婆」餵養;非宮廷人家,則聘請奶媽餵養。許多家庭母親生下孩子後,由於生母奶水少,不足以哺乳嬰兒,或是生母身體極度虛弱,也有的是被疾病所纏,甚至有生母在產期夭亡的,那麼唯一的辦法就出錢僱請奶媽代為餵養。
  無論是奶婆還是奶媽,付出母乳,都要收取點什麼,或是臨時的佣金,或是一輩子的贍養。孩子吃奶媽的乳汁,日久生情會產生孝敬之心,許多孩子長大後更是視奶媽為最親的親人等等,既屬人倫範圍,也符合禮教的規範。東漢安帝封「奶婆」王聖為「野王君」,順帝封「奶婆」宋氏為「山陽君」;唐中宗封「奶婆」幹氏為「平恩郡夫人」,封「奶婆」高氏為「修國夫人」;元朝時,世祖封皇子燕王的「奶婆」趙氏為「豳人」 ;明朝時,成祖封「奶婆」馮氏為「保重賢」,等等。奶婆有了社會地位,生存境遇自然會得到很大改善。
  民間的也一樣,奶媽往往是一輩子隨著奶大的孩子過,除非是臨時聘的奶媽,孩子斷奶,才會各奔東西。
  把孩子教育好,也有驕人的回報。雖然古代女人收不到「餵奶費」、「生育獎金」之類,但卻有「教育成就獎」。我們讀《紅樓夢》的時候,也能有這方面的體會:兒子是否出色,直接影響到母親在其家庭家族的地位。如王夫人因為賈寶玉的優秀,就可以在榮國府裏頤指氣使。孟母三遷,教育出一代亞聖;嶽母刺字,教育出民族英雄嶽飛。等等。這些偉大的母親,都因為兒子的優秀,從而名垂史冊。當古代的女人在教育孩子上做得不錯時,可以聽到別人讚賞自己的孩子,可以受到所有認識的人的尊敬,從而收穫在家庭家族內有一個安定祥和的生存環境,在社會上獲得比較不錯的名聲。
  綜上所述,古代女人在生養孩子方面不收餵奶費而收穫境遇以及得到的滿足感,不該被低估;而對於她們的另一半來說,「當褲子失去皮帶,才懂得什麼叫依賴」。雖然儒家文化熏陶出的男人不可能給妻子付餵奶費,但他們所表現出的對於妻子的依賴情緒,卻隨處可見,說明在古代,女人的家庭勞動同樣被價值化的。也就是說,古代女人的這種質樸覺悟和實踐,可圈可點!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4 00:21 , Processed in 0.1316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