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740|回復: 0

[社會] 英全的歷史 不是原民的歷史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8-2 19:38: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昨天早上蔡英文總統在府內邀集原住民各族代表向他們道歉,但對於府外抗議的原住民團體,卻是讓他們在大太陽下與警方對峙,這是道歉的高度不同?還是誠意因人而異?

在下午的全國原住民族行政會議,林全院長表示,「過去各個政府所犯下的錯誤,我們今天都概括承諾,並且正式道歉,這個擔子充滿歷史的重量,道歉代表我們的決心,為了台灣社會的和解共生,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這個重擔真的很沉重,民進黨真的願意一肩扛下嗎?

然而,對於這場道歉,原住民歌手巴奈質疑,推動轉型正義卻不面對歷史,顯然執政黨這場道歉,並不是真的站在原住民的立場與角度來處理,「只圖自己的利益,丟臉!」

執政黨上台後,這兩個多月,對於轉型正義推動不遺餘力,先是處理國民黨「不當黨產條例」完成三讀立法,接著就是向原住民道歉,並表明總統府將設置「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強調這個就是邁向和解的開始。

無論是「和解開始」也好,或者「和解共生」,基本上都要面對歷史,邀請全國各族群一起來開創未來。可惜的是,英全團隊的歷史,並不是原住民的歷史。

在面對南北戰爭族群對立,與衝突氛圍中的美國總統林肯,在蓋茲堡演講中,追悼在戰場上犧牲的南軍與北軍官兵,他回到美國的立國理念:基於對自由的堅信,並致力於所有人皆生而平等的信念。追思戰死的英靈,讓這塊土地神聖而可貴之餘,更重要的是生者應繼承過往創造歷史的英雄未竟之業,來讓這個新興國家成為—民有、民治與民享的自由國度,這才是真正地面對歷史。

只是,英全團隊到目前為止,所推動的轉型正義真的是站在中華民國的高度與全民的公理正義高度呢?還是…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8-1 17:36 , Processed in 0.1593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