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4|回復: 0

[保健資訊] 小時候胖就是胖!成年後心血管死亡機率增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8-8 05:47: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圖文提供�小黃醫師的隨手筆記

台灣有句諺語說,小時候的胖不是胖。但是越來越多證據證明,這句話是錯的。在本週出刊的新英格蘭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年輕時的體重稍高,就會對未來成年時發生心血管死亡的機會增加。



研究方法

這篇研究是以以色列的入伍體檢資料做研究,追蹤在1967年到2010年之間以色列的入伍的年輕人,在後來發生死亡事件時的差異。

這個研究將所有年輕人以BMI(身體質量指數,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分組,依最低到最高的BMI,分成小於5%,5%至24%,25%至49%,50%至74%,75%至84%,85%至94%,大於95%等7各組別。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發現,從50~74%這個族群(BMI約落在20~22之間)開始,在成年人時發生冠心症死亡,或是心血管疾病死亡,或是整體死亡率,已經有明顯爬升。隨著體重增加,各種死亡率都逐步爬升。在>95%的族群,不管是冠心症死亡,中風死亡,突發性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非心血管疾病死亡和整體死亡率,都明顯增加。隨著時間越久,體重造成的死亡率跟著上升。



相關討論

在過往的研究中,已經有不少研究指出兒童時期或是青春期的肥胖與日後的冠心症死亡。然而,這篇文章是第一篇文章指出青春期的體重稍高(BMI介於20~22)時,就已經會對日後的健康造成影響。也因此,這可能改變我們對於青少年的健康觀念,認為需要輕一點更好。





研究限制

因為這篇研究是以體檢資料為基礎做檢查,並沒有記錄到抽煙,運動,體適能等其他可能影響心血管死亡的因素。也沒有記錄到這些年輕人在日後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時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

結論

這篇研究指出在青春期時,即使體重在目前已知的合適範圍(BMI介於20~22),在未來發生心血管死亡的機會已經大幅增加。而隨著體重的增加,發生各種心血管死亡和整體死亡的機會都會大幅增加。因此,小時候的胖,絕對是不好的,要越早介入,將體重減少,才能避免成年人之後的各種不良併發症。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9 07:47 , Processed in 0.0987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