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228|回復: 0

[人間有情] 台灣民粹政治大退潮 柯文哲民望急降新低點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9-4 17:47: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台灣民粹政治最近出現大退潮,越來越多民眾揮別民粹主義的亢奮,看穿政治人物為了討好人民、騙取選票而不顧國家長期發展利益。曾經靠民粹主義而贏得極高民望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最新的民望急跌至新低點,進入了不滿意度超過滿意度的「死亡交叉點」,顯示只靠民粹而不理民生,終被民眾唾棄。柯文哲操弄的「大巨蛋」體育館案,市府被判敗訴,勢將成為壓倒他政治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

停工超過十五個月的「大巨蛋」體育館,如今成了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夢魘,柯一直以公共安全為由,不准大巨蛋復工,但纏訟了一年多,法院七月二十一日判北市府敗訴,大巨蛋可部分復工,並要求北市府與承建大巨蛋的遠雄就復工項目共同協商認定,北市府雖嘴硬強調「並非復工」,卻無法掩飾柯一路想以政治和民粹操弄大巨蛋,卻可能被大巨蛋壓垮,賠上了政治生命。

乘著「洪仲丘案」掀起「白色力量」竄起的柯文哲,當初被萬民擁戴,大多數人認為他是政治素人,未被政治污染,清純、直率,不搞意識形態,不像一般身段虛矯政客,讓人充滿期待,沒想到自詡超越藍綠的柯文哲卻成為民粹「流行病」的病患。

柯參選台北市長時,網絡一片解約拆「蛋」之聲,認為這樣才符合公平正義,這名台大醫師對「柯粉」化身的網軍言聽計從,並順應「民意」,呼應拆蛋,但造價三百多億新台幣(約十億美元)的大巨蛋,當然不可能說拆就拆,網民卻相信柯說到做到。這令人想起當年陳水扁選台北市長時,因捷運施工「交通黑暗期」,便稱「當選後要拆除(捷運)木柵線」。但是,當選台北市長後,不但沒有拆除,反而花上新台幣三億多元去作「捷運體檢」。柯操弄民粹,落得騎虎難下,也讓網軍與激進團體編織的拆蛋美夢破滅。

「民粹亡台論」作者、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光國指出,現在在台灣,只要有選票支持,什麼都是對的︰國家認同可以改變、憲政體制可以肢解、政黨份際可以出賣、法治責任可以狡賴,台灣陷入了民粹主義(指的是討好人民、騙取選票、不顧國家長期發展利益)的集體自殺過程之中,否定過去一切的成就,摧毀未來一切可能的發展,只是成就了一個操控民意的獨裁者。

但民粹主義扭曲變形所引發的「義和團效應」正在消退中,至少柯文哲在台北市是行不通的。台灣是民主國家,強調政策都得依法行政,柯文哲雖然很想拆蛋,但終究繞不過法律高牆。「柯文哲再怎麼民粹,也突破不了這一關。」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梁文傑表示,柯想拆蛋,必須經過法院同意,「所有BOT(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合約,法律上都有明確規定」,任何人企圖繞過法律,最後都會碰到問題,「當你要靠法律解決的時候,你就是要走法律這一關,靠民粹是沒有用的」。蔡政府要清算國民黨黨產,還是得訂定「不當黨產處理條例」,無法蠻幹。

一位親綠文化人指出,柯文哲一介政治素人,成也民粹,敗也民粹。當初靠民粹上台,貿然進入體制,太過急切,就想大破大立,以為藉由民粹手段,就能擺脫窠臼,立竿見影,卻碰了一鼻子灰,例如他一度想要開放監視器抓違規停車,旋即引發於法無據、侵犯隱私權的爭議,最後裁示暫緩實施。他追打大巨蛋,一再批評「公安有問題」及「安全不打折」,結果五大弊案變成五大案,以及要校長、家長會長與學校老師來幫教育局長打分數,並推動「i-Voting」,增加市民參與公共政策管道,甚至擬以i-Voting解決大巨蛋案等,無一不是民粹操作,但幾乎都因掀起反彈而不了了之。

以i-Voting來說,國民黨北市議員戴錫欽質疑,當初柯信誓旦旦,說所有重大決策,不再是官方政府或議會的特權,所有民眾皆可透過i-Voting直接參與,講得多神聖,但這一年多,台北市有哪個重大政策是聽取最直接民意、依據i-Voting做的決定?現在i-Voting的聲音越來越小,名存實亡,不是自己打臉嗎?

台灣民粹高漲,但柯文哲玩弄民粹,結果非但自己無法如意,還弄得滿身是腥,難道是他自己說過的,「民粹到頭了」?

柯文哲氣勢走衰後,一路走來都扮演柯P禁衛軍的網軍也不再力挺,這也意味網民的民意瞬息萬變,「柯神」已經被他們請下神壇。網軍快閃,也加速柯文哲施政挫敗。靠網軍起家的他,網民政治的興衰也是柯P的興衰,因為無黨籍的他,去掉網軍,就只是個政治個體戶,原本挺他的民進黨不但不挺,還經常落井下石,在議會批他最兇的不是在野的國民黨,而是民進黨市議員王世堅。

市民覺得權益被剝奪

但柯文哲畢竟不是職業政客,他並不一味討好,堅持「使用者付費」原則,做了不少得罪選民的事,一如前總統馬英九第二任的光景,例如取消福利津貼、停發重陽敬老津貼、提高水費,以及停車格全面收費、公車票醞釀漲價、計程車費率也研議調整等,不少市民覺得權益被剝奪,其中停發重陽敬老津貼更是全台創舉,讓很多老人自覺淪為「二等」國民而氣憤難消,但綠營支持者為了二零一六年總統大選,隱忍不發。

梁文傑肯定柯文哲撙節支出的做法,方向正確,這是台灣少有政治人物敢堅持「除了弱勢者之外,沒有人應該佔公庫便宜」這個原則,這是唯一符合公平正義並能有效減少資源浪費的方法。但是很多支持者無法理解,為什麼齊漲?連一點小確幸都要剝奪?

執政一年七個月,柯文哲幾乎交了白卷,眼睛雪亮的台北市民很快就在其施政滿意度做出回應,根據北市府研考會六月底做的民調,發現柯文哲的施政滿意度僅百分之四十二點四,較今年三月底的百分之五十六,足足下滑十三點六個百分點;不滿意度則從百分之二十九點二,攀升至百分之四十三點八,施政滿意度出現「死亡交叉」。

《遠見》雜誌今年的縣市長滿意度調查,也印證了民意如流水。從最新民調結果來看,去年四點五星的柯文哲,今年居六都之末,只拿到三點五顆星,不但是全台二十二位縣市長中星等降最多的,更是滿意度、施政分數跌最多,及負評上升最多的市長。

五十六歲的柯文哲,綽號柯P, 在人氣最旺時,呼風喚雨,藍綠政治人物無人敢攖其鋒,但是上任一年多,一無建樹,神話破滅,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狂勝國民黨對手連勝文二十幾萬票、助民進黨贏得九合一大選的柯P,如今竟像流星般,閃爍後瞬間消逝在夜空。

柯文哲錯誤的第一步是將國民黨時代與企業簽訂的合約羅列成「五大弊案」,希望從中查出前台北市長馬英九或郝龍斌涉弊事證,但傾全力清查結果,並未查出任何弊端,不得不將「五大弊案」正名為「五大案」。五大弊案清查雷聲大雨點小,重挫其威信,不只民眾對其信口開河反感,企業界對其反商仇富也感到無所適從。民進黨北市議員許淑華批評,柯拿財團沒輒,專對市民開刀,相當傳神。

梁文傑指出,柯在媒體前形象,剛開始直率、坦白,造就了柯文哲現象,但在他聲望下跌時,種種嘴巴比腦袋快的做法,例如放颱風假要補班一事,掀起強烈反彈,民眾慢慢覺得他們的市長怎麼一天到晚說錯話,凡事不經大腦思考,像是即興演出的「名嘴」,支持率就這樣一點一滴流失了。

一位民進黨直轄市長表示,柯文哲是素人政治的代表,基本上他也追求改革,但他對政府機器的運作不熟悉,對於處理問題的程序方法,也比較有自己的看法,跟傳統做法不同,執政第一年跌跌撞撞是必然的,他提出了很多問題,可是對解決問題的方法似乎有點舉棋不定。

柯P領導風格是其致命傷。市府局處長都領教過柯文哲的火爆脾氣,動輒對局處長飆罵,幾乎司空見慣,甚至面對議員的強力監督他都沉不住氣。前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戴季全去年九月發行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悠遊卡(簡稱波卡),輿論譁然,要求戴負起政治責任,但柯不表態,引起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弘庭不滿,在議會質詢時,指「有一天馮光遠會說你和戴季全有『特殊性關係』」(見註),此語一出,原本低頭的柯幾近抓狂,他抬起頭怒視徐,並握拳搥桌,接著手指口中念念有詞,一副要上前理論的架勢,但被副市長林欽榮一把拉住。(註:作家馮光遠前年在部落格發文,諷刺總統府資政金溥聰和總統馬英九有「特殊性關係」,被金溥聰提告加重誹謗等罪。台北高等法院去年三月判馮光遠無罪定讞。)

性格火爆下屬紛請辭

柯文哲近日再對下屬撂狠話,指局處應該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自己都相信各局處,但只要被逮到一次,保證抄家滅祖,「厚伊死」(給他死),殺幾個大家就知道了。

由於「柯政」猛於虎,北市府局處長自覺不受尊重,也不被信任,當初獲推薦來的市政幹才一個一個走掉,前後「跳船」的超過一打。前述綠營市長委婉表示,目前柯P在團隊經營上,抱著不合則去的態度,感覺上團隊的凝聚力不是很強,有些局處長做的事情,柯不是很認同,應該尋求內部的整合,畢竟最後市長最後要負全責。

一位資深市府官員指出,柯文哲喜歡炫耀自己智商一五七,好像自己什麼都懂、什麼都會,可能是聰明過度,根本目中無人,其實他身邊的幕僚真的很弱。「說真的,他除了醫生,什麼都不懂,卻又什麼都要管」。每天早上首長會出席市長室會議,討論當天一些有爭議的案件,以及如何處理輿情反應等,「聽過他們在談一些事情,感覺就是童子軍在治國」。

前民進黨大老沈富雄認為,柯P是一個充滿挫折感的醫生,因為在台大不得志,爬升的速度是同儕裏面最慢的,所以才要轉換跑道,而他並未好好檢討,就想全盤不改、全盤不移地把台大急診處或加護病房的做法全套搬到台北市政府。

但那些相當有限的管理經驗,要移植到人數上萬倍的北市府難度實在太高。前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楊實秋說,柯過去的有限經驗是急救重度心肺衰竭患者的葉克膜團隊,在那個團隊他就是上帝,當時他手下只有七個人,現在台北市府有七萬多員工,要管的人增加了一萬倍,很多問題複雜到無法想像。

欠缺實際管理經驗

經歷過多位市長的市府官員指出,柯文哲大概看過一些管理的書,但沒有太多管理的實務經驗,台大急診室管幾十個人算是他僅有過的管理經驗,現在市政會議上他最喜歡講管理該怎麼做,其實聽的人都覺得很好笑,「講不好聽點,還用你來教管理?」他說,柯講得都是老掉牙的管理理論,他們都聽了幾十年了,如果可行,早就做了,還用他教?

不久前在短短一週內,交通局長鍾慧諭和體育局長洪嘉文相繼請辭,洪還是明年台北市主辦世界大學運動會的最重要推手,如今突然請辭,外界擔心世大運可能辦不成。

被視為擁柯的民進黨北市議員高嘉瑜認為,明年世大運應該辦得成,關鍵是辦得好或不好,她堅信一定會有人見縫插針,見不得世大運好,雞蛋裏挑骨頭,做放大檢視,由於後年就是市長選舉,很多人會將世大運視為前哨戰,若辦不好,不只對柯是一大打擊,對民進黨也會減分,在這種情況下,藍營為了提振士氣,極可能進行政治操作。

綠營人士指出,柯P所展現的風格,跟他所受的訓練有很大關係,「他是在急診室工作,他的SOP(標準作業程序)就是能救就救,不能救換另一做法也沒關係」。但體制內運作並非如此。

柯P任期剩下兩年多,要振衰起蔽並不容易。沈富雄相當看衰他這位台大學弟,他認為世大運就算辦成功,頂多也只是不失分而已。他甚至斷言,柯已經「finish!」因為柯P的人格特質不會變、行事風格不會變,所以縱使想努力做出成績,第一,大規模的大計劃已經不可能,時間不容許。第二,看不出他有什麼大計劃。第三,到處都作一些小事,都不成氣候,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所以他沒救了!

一位知名政治學者指出:「柯文哲的出現是因為他的素人政治的風格跟話語。當然選民也厭倦藍綠,跟典型政治人物那種虛矯,所以在這種背景之下,他的柯氏語言、柯氏思維就顯得非常突出,應該說,他把很多人只會在好朋友之間完全沒有顧忌那種直率表達方式,直接拿到公共領域來,而那些已經磨成精的政治人物已經失去那個本能了。」

這名學者表示:「當然柯有一定程度聰明,就是怎麼樣讓大家對超越藍綠有一點想像,再加上他比較平民的風格與出身背景,跟他的對手是鮮明的對比,所以市民對他存有一些新鮮感跟幻想,但這個新鮮感已經隨著時間慢慢淡化。」

為了打敗國民黨,民進黨在台北市長選舉缺席,支持柯文哲參選,但雙方魚幫水、水幫魚的關係卻在「波卡」事件後變調。

梁文傑指出,悠遊卡代表台北市的形象,北市府用日本A片女星作封面,試問陳水扁、郝龍斌或者高雄市長陳菊會這樣做嗎?不可能!民進黨一直試圖阻止,但柯文哲就是不聽,他身邊的人硬是要推,這件事弄到整個議會、整個民進黨跟他對立。

以柯文哲低迷的民調,市長連任之途勢必多艱。陳水扁當台北市長時,施政滿意度高達百分之八十,但最後還是輸給馬英九。若柯民調可以回到百分之七十,才有機會連任,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沈富雄認為,民進黨不會幫他的,所以柯P現在一定在動腦筋,要向民進黨示好,或者加入民進黨,但這兩條路都不通,由於民進黨無法拒絕他加入,最後勢必得進行初選,但他不會贏過民進黨未來初選的候選人。

過去一年半民進黨一直護著柯P,因為雙方是在同一條船上,柯做得不好,當初背書的民進黨也很難置身事外,因此,綠營雖然批柯,但力道不敢下得太重,一旦把他打趴在地,對該黨也沒有好處。梁文傑直言:「若不是他,台北市也不會贏。」他說,很現實的考慮是二零一八年柯若要連任,民進黨還是得靠他選,他如果民調一直掉,該黨市議員選情也會受累。

柯氣衰勢弱會拖累綠營

台北市長選舉隔一年,又是總統和立委選舉,柯P氣衰勢弱必拖累綠營。沈富雄認為,二年以後的民進黨,跟一年七個月以前的民進黨,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現在民進黨完全執政,資源、客觀情勢都對綠營比較有利,還有柯P熱潮退了以後,「白色力量」也會消減下去,換言之,兩年以後的綠會比一年七個月以前的綠好一點,但是否能好到克服藍綠不利的情勢,還很難說,要看國民黨推什麼人出來,也要看民進黨自己推什麼人出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8-3 02:47 , Processed in 0.24687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