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96|回復: 0

[保健資訊] 大拇哥真痛苦!媽媽手無法比「讚」,靠這4招緩解…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12-25 05:53: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報導

快要過年了,年前大掃除,無論洗碗、擰毛巾都會用到大拇指,尤其要育兒的家長,更容易因為頻繁使用局部肌腱導致發炎疼痛,造成「媽媽手」反覆發作;專家建議,除了接受治療與休息外,也可透過4招舒緩運動達到放鬆效果,減緩不適。



專業物理治療師、美國脊醫博士張軒彬指出,「媽媽手」是一種屬於累積性的拇指狹窄性腱鞘炎,最典型症狀就是大拇指難出力,比「讚」會顯得有些吃力;常見的疼痛部位在手背靠近大拇指,到手腕周邊往上延伸到手臂等處。

媽媽手有危險族群 手(指)腕施力不當所致

由於大部分患者是長時間抱小孩有關,尤其以「新手媽媽」或「新手阿嬤」居多,而被稱之為「媽媽手」;另外,經常需要使用到手(指)腕動作的人,包括:鋼琴老師,工程技師,收銀員、常滑手機者,都有機會可能罹患。

一般而言,「媽媽手」經常是施力不當所致。以抱小孩為例,許多人可能就是利用「虎口」用力,將嬰兒從嬰兒床抱起時,大人俯身、用「虎口」撐起,不僅手腕呈現不當角度,大拇指也會特別用力,長時間下來就很容易造成肌腱發炎。


媽媽手最簡易的自我檢查方式,是將大拇指握入手中,在往下彎曲

自我檢查 大拇指比「讚」會更痛

張軒彬博士指出,「媽媽手」常見於30至50歲間的女性,原因除了生產前後的荷爾蒙變化外,女性腕部外側關節活動度比男性大,操持家務時,容易受到抓、握、擰、捏等動作刺激而發炎。

最簡易的自我檢查方式,是將大拇指握入手中,在往下彎曲,通常狹窄發炎的腱鞘會因伸展讓疼痛加劇。當患者翹起大拇指比「讚」的動作時會更痛、疼痛位置腫脹,且有明顯的壓痛感,嚴重時甚至會有「筋」卡到的感覺。

出現媽媽手症狀解決方法:

1.休息、冰熱敷:早期症狀發生時,應適當休息,一般而言,持續性工作不宜超過1小時,能每半小時休息1次更好,同時盡快冰敷8~10分鐘,當發炎加劇急性期過後,可以局部熱敷。

2.配戴護木:做事時配戴,可有效限制並減少大拇指及腕部的動作,避免發炎的肌腱、腱鞘一再受到刺激。

3.藥物:醫師會開予口服的消炎藥、止痛藥,必要時,採取局部類固醇注射,以減輕疼痛。

4.復健治療:熱療(包括蠟療、遠紅外線、超音波等治療)、低能雷射、電療、貼紮技術、復健運動治療等,都有不錯的療效。

5.外科手術:極少數的病例因肌腱發生狹窄、沾黏,才需要手術改善。

遠離媽媽手 居家復健4小錦囊 

1.拇指運動:


拇指運動:五指同平面,拇指張合。

a.拇指運動1:五指同平面,拇指張合。每次10秒鐘,10-15下/回

若狀況進步(不痛的情況下)可套橡皮筋增加張指的阻力。


拇指運動:拇指運動2拇指與其他四指不同平面。
b.拇指運動2:拇指與其他四指不同平面。做張合運動。每次10秒鐘,10-15下/回;若狀況進步(不痛的情況下)可套橡皮筋增加張指的阻力。

2.手臂伸展運動:


手臂伸展運動,手肘打直,手腕向下彎曲。

手肘打直,手腕向下彎曲。拇指可選擇放入4指內(拉力較強)或不用。另一手給予輔助拉力。伸展時以拉住緊繃或微痛為原則。放掉時原有的緊繃感與微痛感應立即消失。每次10秒鐘,10-15下/回。

3.肌力訓練運動:


肌力訓練運動,手握礦泉水瓶或重物,如同催機車油門般將手腕向上。

當疼痛狀況已有改善,可視情況逐步增加手腕/指阻力訓練。

手握礦泉水瓶或重物,如同催機車油門般將手腕向上。每次10秒鐘,做10-15下/回。進步時可逐步增加重量。

4.握力訓練:


握力訓練緊握小球,握住持續10秒鐘。

可緊握小球、泡棉等物體。每次握住持續10秒鐘,做15-20下/回。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7 21:48 , Processed in 0.1046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