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91|回復: 0

[認識疾病] 治不孕 可能產生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10-30 10:12: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治不孕 可能產生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

28歲偏瘦的孟太太因多囊性卵巢無法正常排卵,接受不孕症療程;做試管嬰兒療程中,施打破卵針接受取卵手術後二天,出現腹脹、尿量減少、噁心感;醫師檢查後發現為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予以治療後症狀得到緩解,受精卵也全數冷凍;在下一次排卵周期時順利植入胚胎,懷孕成功。

台北慈濟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陳怡伶醫師表示,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會發生在不孕症治療中,施打破卵針來誘導卵子成熟刺激排卵時,特殊體質者此時就容易有症狀發生。

有不孕困擾婦女的求子之路,往往充滿旁人所不知的辛酸血淚。一般女性卵巢會有許多小卵泡,但最終僅有一顆卵泡會成長,並在腦下垂體黃體激素(LH)的刺激下排出。但不孕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必須使用排卵藥或排卵針使原本無法成長的卵泡一起成長,體內雌激素濃度大幅升高後,醫師會施打與LH成分類似的破卵針(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誘導卵子成熟刺激排卵,此時,35歲以內、多囊性卵巢體質者、血液中雌激素過高者、身體質量指數(BMI)過低者等高危險群,就容易誘發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

陳怡伶醫師指出,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容易發生的時間會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施打破卵針時期,第二階段是在胚胎著床後。由於人體在胚胎著床後會分泌天然的hCG,若先前有接受排卵針刺激者,也有可能在此時發生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但這也代表事主懷孕的機會相當大,是值得開心的消息。

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在症狀表現上,從輕度的噁心、嘔吐、腹脹到腹水、體重增加,甚至是嚴重的血栓、中風、肋膜積水、器官衰竭都有可能。由於施打排卵針劑者都會有卵巢體積變大產生下腹腫脹的感覺,醫師會藉由卵巢容積及卵泡多寡來評估個案情形。通常施打破卵針劑後會請個案在家中自主管理,包括水分攝取、蛋白質攝取、注意尿量每日不可低於500CC、體重測量每日不可大於0.5公斤等;但若出現腸胃不適、噁心、嘔吐等其他臨床表徵,則會盡快透過抽血、超音波檢查做進一步評估,判斷是否需要入院觀察,以免嚴重腹水影響器官灌流造成器官衰竭、腦中風等嚴重後果。

陳怡伶醫師表示:症狀出現時醫師大多以支持性療法減緩病患不適,包括阻斷血液中水分外流以及補充水分避免血管內血液濃縮兩種。原則上即使出現腹水都還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只要沒有器官衰竭等嚴重情形,就不會有後遺症也不會影響日後受孕。

由於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近年逐漸被重視,不孕症治療的醫師在治療上會格外注意,一般來說只要個案發生過症狀或個案屬於卵巢過度刺激高風險族群,醫師就會調整藥物劑量,或是改用合成LH製劑刺激排卵。但合成LH製劑雖然風險低卻相當昂貴,且對內膜預備著床環境的影響不如hCG理想,因此大多醫師仍傾向採用低劑量的hCG製劑。若順利取卵,會先將胚胎冷凍,以避開排卵針效應下的卵巢狀態,至下一次的週期再植入胚胎。

此外,陳怡伶醫師也提到民眾自身風險評估及治療期間自我管理的重要,「高風險體質的個案本身要有警覺心,可主動與醫師討論藥劑上的調整,治療期間的自我管理以及水分、高蛋白補充都非常重要,千萬不可為了求子而輕忽自身的安全。」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16 10:50 , Processed in 0.0947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